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ookben.cn - 手机访问 m.bookben.cn---【gzbysh】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4位画家》 作者:付艾琳【完结】 第1章 达芬奇   姓名:达芬奇   出生地:意大利佛罗伦萨   生卒年:1452-1519年   历史评价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巨匠,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   达芬奇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叫芬奇。他的父亲是个有名的公证人,佛罗伦萨大行会的会员,母亲是贫苦农家的少女,达芬奇是一个私生子,他出生了不久,父亲就遗弃了母亲,和一位有社会地位的女人结了婚。   达芬奇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总爱问为什么,深得母亲喜爱。在他5岁那年,继母不能生育,父亲便强行把他领回去抚养,而亲生母亲却由于生活无所寄托而嫁给了一位农民,不久就去世了,后来继母又去世了。父亲续弦,但继母仍没有生育,因此达芬奇成了家里唯一的继承人。   达芬奇的家庭非常富有,幼时是在良好的知识环境下健康成长起来的。到了该入学的年龄,父亲把他送入学校进行系统的教育。达芬奇聪颖好学,对任何事都很感兴趣,从不以老师讲授的课程为满足,尤其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常常提出一些疑难问题,使老师十分窘迫。在音乐方面,达芬奇善吹笛子,能创作,不仅作词,还会作曲,又有一副好嗓子,能自弹自唱。在为米兰公爵演奏竖琴时,还自制乐器,表演完全超出了其他乐师,一时轰动米兰。   达芬奇体格健壮,爱好各种体育活动,善训马,曾力挽狂奔之马。在辩论中,他能使最强的对手甘拜下风,他左右手均能书写作画,他的许多手稿都是左手自右而反写出来的,后人只有借助镜子反射出来才能辨认。   达芬奇爱好颇多,但绘画在他的心目中的地位却无与伦比,每日放学回家扔下书包,便拿起画笔,不吃不喝,完全沉浸在画面上,被人称为小画家。但是当时绘画还是一项比较低贱的职业,他的父亲希望他继承家业,学习法律。   一天,有个农民请达芬奇的父亲到城里请画师替他画一副盾牌。但他的父亲却把画盾牌的任务交给了达芬奇,想试试他的画艺。达芬奇决定画一副惊心动魄,令人望而生为畏的盾面画。他首先读了几本有关妖魔鬼怪的书籍,然后开始构思。有一天他想起了希腊神话中的女妖麦杜萨的传说,深受启发。她是一个蛇发女妖,面貌凶丑,口喷火焰,头发都是一条条毒蛇,她的魔眼看了能使人僵化为石。于是达芬奇收集了女妖的资料,还逮了些小动物,藏在了一间密室里。综合了这些形象他开始描绘起来,由于不间断的工作以至那些小动物的尸体都腐烂发臭了,他毫无察觉。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画成了一副骇人的魔鬼头像:两眼喷火,鼻孔生烟,口吐毒汁散发着毒气,毛发倒竖。然后他把窗帘都拉上,仅留一道缝隙在盾牌上,请父亲来观看,但不作说明,父亲当即吓得转身即逃。这样,父亲不再逼他学习法律。而那面盾牌以100金币的高价卖给了一位商人,商人又以300金币卖给米兰公爵。   1446年达芬奇全家迁居佛罗伦萨,达芬奇也进入了韦罗基奥的画坊。韦罗基奥不仅是画家、雕刻家、首饰家,而且还是建筑家、工程师和音乐家,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有经验的老师。在那里,达芬奇不仅接受艺术的教育,还受到其他科学的影响。他在韦罗基奥工作室曾经研究过鸡蛋的明暗变化关系,发现了明暗渐进画法。   在韦罗基奥工作室的6年间,达芬奇表现出了非凡的绘画天才。约1470年他在协助韦罗基奥绘制《基督受洗》时,虽然只画了一位站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态、表情与柔和的色调,已明显地超过了韦罗基奥。现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构图虽没有创新,而背景山水的描绘却已注意到了空气氛围的表现。   稍后创作的《吉内夫拉·德本奇像》,一反15世纪艺术追求线条分明的传统,以逆光夕照的色调渲染他所倡导的透视效果。1481年创作的《博士来拜》,是标志其艺术风格达到成熟期的作品。该画虽由于他动身去米兰而没有完成,但从原稿上可以看出其构图和形象塑造所显示的艺术创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师和同辈。   由圣母婴孩和三位博士所形成的三角形稳定构图,按精确的透视法画的建筑遗迹和奔腾飞跃的马群等背景,说明他已不再从叙事的角度简单地罗列有关人物,而是对传统的题材进行彻底的改造。他所采用的色调幽暗的画法,使人物形象从影中突出,突破了传统绘画明晰透露的特点,预示着文艺复兴的到来。   达芬奇在佛罗伦萨难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他一心想要把他的艺术和智慧带进现实世界。1482年,他来到米兰,应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邀请绘制祭坛画《岩间圣母》。这幅现藏于巴黎的作品,虽仍然是传统题材,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岩窟幽深的刻画及山岩间花草逼真的描绘,证明他使用的烟雾状笔法已使其在传真写实和艺术加工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   相关链接   《蒙娜丽莎》到底值多少钱?   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曾在1911年失窃。当时《蒙娜丽莎》虽然有名,但卢浮宫防卫设施却非常简陋,偷窃者是卢浮宫的一个意大利木匠佩鲁贾,他认为这幅画应该回到意大利。整个意大利为一个小小木匠愚弄了法国而狂欢,佩鲁贾当然被捕,但意大利人坚信他是因为爱国才偷画,所以他几乎没坐几天牢就放出来了。   几番交涉,意大利最终还是把《蒙娜丽莎》交还给法国。有人提出要根据法律让法国支付追回《蒙娜丽莎》的“抢救费”,也就是艺术品价值的10%,但是法国马上出台一条法规,宣布《蒙娜丽莎》是国宝,它的价值“无可估量”。据最保守估计,如果法国当时被迫需要买回《蒙娜丽莎》,那么它至少得支付34亿2000万美元。这大概是唯一一次比较正经的,对《蒙娜丽莎》的估价。   1483年,达芬奇写信给米兰大公鲁多维柯·斯弗查,在信中列举了自己的各种才能,最后他还表示可为大公的父亲塑造一座骑马像,成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型雕像。达芬奇41岁时完成这一巨作的土制塑像,因没有足够的铜铸造而使巨作终未完成,1499年法军入侵时被毁,否则将成为世界一大奇迹。大公对他的天才和辛勤劳动酬谢的不是金币,而是金言玉语,这使达芬奇十分不安,大公为了安慰他,请他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幅画,这就是《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这幅表现基督被捕前和门徒最后会餐诀别场面的湿壁画,绘制在米兰圣玛丽亚·德拉格拉齐耶修道院饭厅。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经营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使观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于饭桌的形式,将基督独立于画面中央,其他门徒通过各自不同的手势、表情,分别表现出惊恐、愤怒、怀疑、剖白和慌张的情绪。这种典型性格的描绘,突出了绘画的主题,它与构图的统一效果互为补充,堪称美术史上最完美的典范之作。   1485年,达芬奇为维特鲁威的《建筑十章》写了一部评论,在评论中他绘制了一幅名为《维特鲁威人》的插图。展示了人体的对称美以及人体结构的规律性。   此画的构图由一个圆圈、一个正方形和一个裸体男人构成:正方形下边的边线外切于圆周,外切点刚好是这条边线的中点;人体仰面躺在圆圈与正方形相重合的范围内,头部的顶点与正方形的上边线相切,切点也正好是边线的中点;两脚并拢于圆圈与正方形下边线的切点上,躯干与正方形的上下两边的边线垂直,两手平伸成180度,两手的指尖刚好抵达正方形左右边线,并与之垂直。在此基础上,人体在画面中又摆出第二种姿势,两脚分开,脚掌面与圆圈相交;两手上举至正方形上边线与圆周的交汇点上,刚好与头顶同高。整个人体,无论是第一个姿势还是第二个姿势,都在圆圈和正方形内显得十分对称。   1500年,达芬奇出游曼图亚和威尼斯等地后,返回到佛罗伦萨。随着共和制度的恢复,文化气氛一度活跃,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经过精心构思的《圣母子与圣安娜》素描草图,立即引起轰动,其构图原理和画法对艺术界有极大影响,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人也从中得到启发。   1503年,他一面着手为市政厅大会议厅绘制壁画,一面创作《蒙娜丽莎》。这是他极为珍爱的作品,始终带在身边,晚年移居法国也不离左右,最后遗存巴黎。   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著名的银行家佐贡多的妻子。达芬奇为了唤起她发自内心的情感,曾经请到了钢琴师为她演奏、丑角为她表演。但是,这个见多识广、冷漠、理性的女人并没有使画家得到他想要捕捉到的东西,为此,画家不得不将画作断断续续地延迟了三年。有一天,这个富贵人在翻阅画家草图的时候,忽然发现了画着鸭掌的图画,她感到非常疑惑。画家说,这是他为研究和设计飞行器而画的,因为水流和气流,水浮力和大气浮力,鸭子在水中滑行和飞禽在空中飞翔有某种相似之处。鸭掌滑水动作虽然简单,但隐藏着飞行器飞行的某种秘密。这个冷漠、理性的女人听到这番话,又想到飞行器一旦设计成功,人类将可以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情景……顿时,引起了很大震动,并由衷地发出了微笑。这一难得而发自内心深处的微笑立即被达·芬奇捕捉到了,并把它成功地塑造了出来。   其实,达芬奇笔下的这一使人难忘的“微笑”已不是具体的佐贡多夫人的表情了,而是一种具有抽象意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的,是“蒙娜丽莎”所有的,是达芬奇所有的,也是我们大家所共同拥有的人性特质的某种精微的东西。也许,这就是《蒙娜丽莎》巨大魅力的所在。   非常明显,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继承了希腊古典主义庄重、典雅、均衡、稳定和富有理想化、理性化的表现规范;但它又进一步突破了希腊古典艺术在人体特质上的局限,为使后来的艺术更进一步走向现实,走向客观,走向更深层,更内在,更微妙的表现树立了楷模。   1507年,达芬奇再去米兰,并服务于法国宫廷。可是他的才能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赏识,教皇的冷漠使他十分伤心。1513年,他移居罗马。1515年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重新占领米兰,邀请他赴法国定居克鲁堡,并聘请他为宫廷画家。后来,他定居昂布瓦斯。   达芬奇晚年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去世时留下大量笔记手稿,内容从物理、数学到生物解剖,几乎无所不包。但是大部分著作和手稿都没有发表,直到他逝世后多年才被世人所发现。科学史家丹皮尔这样评论达芬奇:“如果他当初发表他的著作的话,科学一定会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   1519年5月2日,达芬奇客死异国,终年67岁。他的学生佛朗西斯柯·穆埃基说:“芬奇的死,对每一个人都是损失,造物主无力再造一个像他这样的人了。”   ——传世佳言——   智慧是经验的女儿。   趁年轻少壮去探求知识,它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   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则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禾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则低头向着大地,向着它们的母亲。 第2章 丁托列托   姓名:丁托列托   出生地:意大利威尼斯   生卒年:1518-1594年   历史评价   16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   丁托列托出生在一个染坊主家里,从孩子时就喜欢画画,不管是染坊店的壁还是地板上到处都画满了画。父亲以此为骄傲,请求提香收他为弟子;但是他桀骜不驯,一点也不遵循先生的教导,终于被提香赶回来。可是丁托列托对此事一点也不在乎,在那里,他学会了老师的绘画技巧,然而,他是一位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佛罗伦萨手法主义有两种趋向,一是反古典的倾向,二是优美雅致的倾向。丁托列托要把这两种倾向合二为一。同时,依据传说,他立志“要像提香一样绘画,像米开朗斯罗一样设计。”他的意思是要把提香的色彩与米开朗基罗的素描。   结合起来,创造别开生面的新艺术。他将这两方面结合得很成功,因为他的素描丝毫没有米开朗基罗的印记,而他的色彩也根本不像提香的风格。丁托列托善于通过多视点强化透视效果,营造戏剧化构图。其画面色彩充满幻想,光线闪动不定,人物动作夸张,往往呈现超乎寻常的短缩形体。瓦萨里虽然羡慕他的技巧,但接受不了他那强烈的表现主义欲望,曾抱怨说丁托列托简直将艺术当玩笑。   只有在肖像画上,丁托列托比较忠实地继承了提香的传统。繁荣的威尼斯对肖像画需求量极大,提香一人难以应付,丁托列托也忙于满足这种需求。《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中展出的《穿皮衣的绅士肖像》,可能就是这样的作品。仔细将它与展览中提香的《有病的男人》进行比较,还是可以看出它们的差异。丁托列托在提香完美的肖像中增添了更明亮的光彩和更深刻的心理暗示。   相关链接   高价卖画   丁托列托性情激烈,留下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个弟子把画卖给了商人,但买主觉得价钱太高因此想请丁托列托看一下;到了他的家,丁托列托看了那幅画,没想到他火冒三丈,就打了弟子一耳光。商人大吃一惊,又很高兴,以为这样一定可以用很贱的价买到手。哪知丁托列托说:“傻瓜!你怎么把这样好的画卖得这样贱!”   突出主体的简明轮廓,从左侧射来的光线照耀在毛皮大衣上面,与闪动的光影衬托出富有表情的双手:一手雄辩地指向观者,另一只手则紧拉厚重的皮衣,造成某种张力。同时,这光线照在人物的脸上,也许是棕红色皮衣反光综合作用的缘故,其肌肤透出奇妙的桃红色,恰到好处地给人物的内心世界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提香笔下的肖像人物是有自己的生活的个人,而丁托列托则喜欢捕捉人物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在某个瞬间所流露的情感与心灵世界。这是他们之间的不同点。丁托列托在反宗教改革环境中成长,培养了一颗炽热的虔诚之心,但其处事千变万化,与提香稳健的性格截然相反。   他以旺盛的精力画了许多出色的、大多是大幅的画。他说如果画幅不大,就画得不完满。《天国》这一类壁画等都是画在威尼斯宫殿的大厅里,和米开朗基罗的《末日审判》一起,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壁画。当然,因为是威尼斯派画家,色彩华美,很有气魄。英国的评论家拉斯金认为“的确比得上米开朗基罗”,极为赞赏他的画。   ——传世佳言——   丁托列托说:“要如提香般描绘,要如米开朗基罗般经营。”   丁托列托还有一幅叫做《圣马可的奇迹》的作品,画的是在基督教还未被公认的时代,一个奴隶信徒被异教徒们抓住,在刚要被杀的时候,威尼斯守护神圣马可出现挽救了奴隶这一戏剧性故事。 第3章 柯罗   姓名:柯罗   出生地:法国巴黎   生卒年:1796-1875年   历史评价   在法国艺术史上,柯罗是19世纪最出色的风景画家,与17世纪的普桑及克劳德·洛兰同称法国三大风景画家。   柯罗出生在巴黎一个服装商人之家,少年时跟随古典风景画家贝克多学过画。1820年,他从古典风景画家维克多·贝尔丹学画;1825年去意大利,在那里生活了三年,充分享受了地中海的阳光与自然的美。回国后他和朋友到各地旅行,后来又两次去意大利,三次游瑞士,到了荷兰、英国,最后进入巴黎郊区的枫丹白露森林,与巴比松画家们共享自然写生的乐趣,成为一个在艺术上独具奇趣的风景画家。巴比松画派是指19世纪60年代,在巴黎郊外的巴比松村,一群年轻的画家,常常在枫丹白露森林里进行创作而形成的团体。卢梭、米勒和柯罗是其中重要的成员。   柯罗一生创作了3000多幅油画,其中大部分是描绘田园的风景画。他的风景画新颖,明朗,清俊,柔美,散发着诗一样的情趣。这与他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悉心领会大自然一丝一微的变化不无关系。   相关链接   《蒙特枫丹的回忆》   这是柯罗的代表作,这幅画充满了忧伤的情绪。画中,一棵巨大的树,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二分之一,而另一棵干枯的树与之遥相呼应,两棵树朝着一个方向倾斜着。透过倾斜的树干,我们看到,清澈如镜的湖面上,有连绵起伏的山峦和丛林的虚影。一个身穿红色衣裙的妇女,正在采树上的蘑菇,她的身边有两个女孩在帮她一起采摘。这幅人与景交融的画作,不是画家特意渲染的理想化的风景,而是通过景物,表现了一种比大自然更抒情的内心感受。   柯罗的风景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用得最多的是银灰色和褐色调子,因这类色彩具有宁静感,能使灿烂的阳光或弥漫的晨雾展现得更富诗意。热爱自然是画风景的首要条件,柯罗十分热爱大自然,他曾说:“艺术就是,当你画风景时,要先找到形,然后找到色,使色度之间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叫做色彩。这也就是现实。但这一切要服从于你的感情。”这简短的几句话,也许正是柯罗的风景画的全部秘密所在。   同卢梭、米勒等巴比松派画家一样,柯罗在对大自然的讴歌中,展现了自己温柔多情的性格。他毕生徜徉在大自然中,着意临摹自然界的神奇与妙曼,他将大自然造化的一切进行艺术的再现。他的风景画,尽显自然之美、田园之美,既融合了古典主义的典雅,又荡漾着理想主义的浪漫,还蕴涵着现实主义的真切。他被公认为是19世纪最伟大的风景画家之一。《威尼斯大运河》《芒特桥》《阿夫赖城》《梳妆》《忧郁的妇人》等是他的代表作。   1875年柯罗在巴黎去世,这位终生未婚,独自拥抱绘画艺术的老人,直到生命将尽,手里仍握着画笔。   ——传世佳言——   面向自然,对景写生。 第4章 卢梭   姓名:卢梭   出生地:法国巴黎   生卒年:1812-1867年   历史评价   由素人画家跃居为近代朴素绘画大师的卢梭,是一位自学成功的典型画家。他的作品糅合了现实与梦想,充满了自然原始的天真活力。   卢梭是19世纪法国巴比松风景画派画家。他的作品比较奇特。他因为处境困厄,故精神上充塞着烦恼与苦闷。他的父亲原是一个巴黎的工匠,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了,使卢梭很早就尝遍了贫穷的滋味。他的年轻的妻子发了疯,不得不与他离婚。他的艺术被人误解,二十余年中,批评家对他只有冷嘲热讽的舆论。直到1848年革命为止,他的作品每年被沙龙的审查委员会拒绝。   他秉有诗人的气质。他可不是表现晨光暮色时的幽密的梦境,而是抒发大自然要蕴藏的生气。文艺复兴时期的多那太罗早曾发过这种宏愿……他为要追求体质的与精神的生命印象,曾陷于极度的苦恼。然而卢梭所欲阐发的,并非是人类的生命,而是自然界的生命。他的感觉,他的想象,使他能够容易地把握最微贱的生物的性灵。他自言听到树木的声音。他们的动作,他们的不同的形式,教他懂得森林中的喁语。他猜测到花的姿态所涵的意义与热情。   当一个人到达了这个地步,无论是诗人或画家,他的眼睛是透视的了,他们能在外形之内透视到内心。大自然是一个超自然的世界,但是他一切都是熟悉的。怀着猜忌与警戒,心头只是孤独与寂寞,他的日子,完全消磨于野外,面对着大自然。有一次他在田间工作时遇到一个朋友,他便说:“这次多么愉快!我愿这样地永远生活于静寂之中。”是啊,他和人世的接触愈少,便是和自然的接触愈多;他不愿与人群交往时,便去与自然对语。这里所谓自然不只是山水,不只是天空的云彩,而是自然界中一切的生物与无生物。   相关链接   《睡着的吉普赛人》   这是一幅具有异国情调的作品,一位席地而睡的吉普赛人和一头雄狮在空旷冷峻的沙漠境界中格外神秘莫测,具有明显的超现实主义画风。   要捉摸无可捉摸,要表白无可表白,这是画家卢梭的野心。这野心往往使他陷于绝望。多少作品在将要完工的时候被毁掉了!像达·芬奇一样,他不断地发明特殊的方法,制造特殊的颜色与油,以致他有许多作品,经过了不纯粹的化学作用而变得幽暗,面目不辨。   他的代表作中,有《枫丹白露之夕》。这幅风景表现得如同一座美妙的建筑物。两旁矗立着几株大树,宛如大寺前面的两座钟楼;交叉的树枝仿佛穹窿;中间展开着一片广大的平原;其中有牛羊,有池塘,有孤立的树。两旁的树下,散布着乱石与短小的植物,到处开满着鲜花,池上飘着浮萍。   作者所要表白的,是在这丛林之下与平原之上流转着的无声无形的生气。树干的巍峨表示它独立不阿的性格,一望无际的原野表示天地之广阔,牛羊广布,指示出富庶的畜牧;即是一花一草之微,亦在启示它们欣欣向荣的生命。然而作者懂得综合的力量最为坚强,故他并不如何刻求琐屑的表现;而且在一切小枝节汇集之后,最重要的还得一道灿烂的阳光,把一幅图画变成一阕交响乐。于是他反复地修改、敷色;若是在各种探究之后依然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他便转侧于痛苦的绝望中了。在痛苦中或者竟把这未完之作毁掉了;或者在狂乱之后,清明的意识使他突然感应到伟大的和谐。   如杜佩雷一样,卢梭并不刻求表现自然的真相,而是经过他的心所观照过的自然面貌。他以自己的个性、人物、视觉来代替准确的现实。他颂赞宇宙潜在的生命力。他的画无异是抒情诗,无异是一种心灵境界的表现。他自己说过他创出幻想以自欺,他以自己的发明作为精神的食粮。   ——传世佳言——   真正的美,是美在它本身能显出奕奕的神采。 第5章 米勒   姓名:米勒   出生地:法国诺曼底   生卒年:1814——1875年   历史评价   米勒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   米勒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23岁时到巴黎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画室里的同学都瞧不起他,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老师也看不惯他,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这位乡下来的年轻人实在厌恶巴黎,说这个城市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当他走进卢浮宫的大厅时惊喜地说:“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他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有一次他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使他伤透了心。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1849年7月的一个晴朗的早晨,他带着自己的妻子和5个孩子,同夏尔·雅克一起,坐上了一辆笨重的日式释车,驶向离巴黎90公里的枫丹白露,然后,背着简单的行囊,步行来到巴比仲村。这个农民的儿子终于又回到了农村,望着那儿的树木和田野,他高兴地喊着:   相关链接   《拾穗者》   《拾穗者》可说是米勒最出名的画作。此画描绘三名农妇在一片金黄色的麦田中捡拾收割过后的麦穗。在画面中充满的感伤与人性尊严的宁静,奠定了米勒在法国自然派画家中的重要地位。   “啊,上帝,这里真美呀!”他又呼吸到土地的芳香,又听到了森林的喧嚷,他童年时神往的一切重又呈现在眼前。于是,以卢梭、狄亚纪要普勒、柯罗和米勒为主要成员的、在欧洲美术史上声名卓著的“巴比松画派”就这样形成了。此后的27年,是米勒一生中创作最为丰富的时期。许多法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名画《播种者》(1850年)、《牧羊女》(1852年)、《拾穗者》(1857年)、《晚钟》(1859年)、《扶锄的男子》(1863年)、《喂食》(1872年)、《春》(1873年)等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他从不虚构画面的情景,每一幅画都是从耕耘着、放牧、劳动着、生活着的法国农民的真实生活中来的。   如同卢梭、柯罗等风景画家发现了平凡的自然界的诗情画意一般,米勒也发现了平凡的劳动者的诗情画意。不过,他笔下的农夫并不是天国中的亚当和夏娃,他们是疲惫、穷苦、终日操劳的贫困者,衣衫褴褛,肌肤黝黑,佝偻的身躯,粗大的手掌,这便是米勒的美学,这便是米勒要为之呕心沥血地赞美歌颂的法兰西农民的形象。   1875年,61岁的米勒患咯血病逝于巴比松。   ——传世佳言——   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   要使他人感动,首先要自己感动。要不然的话,再怎样巧妙的作品,都绝不会有生命。 第6章 德加   姓名:德加   出生地:法国巴黎   生卒年:1834-1917年   历史评价   德加是印象派中将传统精确素描与印象派色彩风格绝妙结合的画家,被称为“古典的印象主义”。   德加是一个银行家的儿子,自幼受过良好教育,21岁进入美术学院之前就已具备很高的绘画水平,入学院后又受到严格的绘画基础训练,有幸得到古典主义一代宗师安格尔的忠告:“年轻人你要想出人头地就要画素描,要凭记忆和写生画画,要多画线条。”德加铭记在心,终生不渝,据说在他临终时请人在他的墓碑上题写“他终身热爱素描”,所以德加一生坚持古典的造型与印象派的色彩结合,作品始终表现出严肃和一丝不苟的写实风格。   德加早期受古典主义影响,崇拜安格尔,但天才而敏锐的画家总是紧跟着时代前进,德加一生的作品有深厚的古典主义造型基础,但更多具有浪漫气质,而在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中又体现出自然主义倾向。在绘画本身的语言上——在色彩和线条的表现上,却是浪漫主义进而又是印象主义的。他是一个善于博采众长而又坚持自己见解和艺术方法的画家。   19世纪70年代是德加真正显示印象派风格的辉煌时期,是他在色彩、人物动态和构图方面走向更加成熟和富有特色的时期。这时他的兴趣主要转向舞台前后,描绘舞台灯光下的芭蕾舞演员的各种训练动态和生动形象,但他自己说:“人们称我为描绘舞女的画家,他们不知道,舞女对于我,只是描绘美丽的纺织品和表现动作的媒介物罢了。”这是典型的只重现象忽视本质,只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印象派观念。德加不仅是油画家,而且擅长色粉笔画,他尝试用色粉笔画出油画的效果,并充分发挥其轻柔明媚的特色,显示出与油画不相上下的艺术魅力。   相关链接   《芭蕾舞剧场的休息室》   《芭蕾舞剧场的休息室》是一幅迷人的细密画,构图很好,空间深度展开得也很好。古典主义的描绘细致、优美地强调了舞女的全部优美姿态。主要的调子是灰色、灰蓝色、暗黄色。这是德加的代表作之一。   德加一生勤奋作画,他在几乎失明而不能画画时,仍摸索着做雕塑,以印象派的方法塑造各种动态的人和马。   德加对艺术的态度严肃而忠诚。他高傲,既严于律己,也苛刻待人,所以不大合群,只有崇拜他的卡萨特与他交往密切。他终生未婚。他说过他只有一颗心,只能献给艺术。他说:“当我死后,人们将会发现,我曾何等地勤奋工作过。”1917年9月27日病逝,终年83岁。   ——传世佳言——   用心灵表现目光难及之处。   我的道路上处处是深渊。 第7章 塞尚   姓名:塞尚   出生地:法国普罗旺斯的埃克斯   生卒年:1839-1906年   历史评价   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都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1839年塞尚出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的埃克斯,父亲是个制帽厂主,后来成为银行家。因此塞尚不必为日常的吃喝费心,可以随心所欲的画画。塞尚受过人文科学教育,在故乡埃克斯他学习了学院派绘画基础之后,又到巴黎深造。他在那里吸取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当时刚刚兴起的印象主义的绘画成就。对于他来说,巴黎和埃克斯是他人生中的两极。在巴黎的时候,他的内心沸腾;在埃克斯的时候,他的创作个性获得了自由的发展。   创作于1866年的《僧侣肖像》是塞尚初期的典型作品,作品带有十足的学生味道。   在1870-1871年的战争期间,塞尚在爱斯塔克修完了绘画学业后返回巴黎,后来又转赴瓦兹河上的奥维尔。这几年他一直遵照卡米耶·毕沙罗的劝告,放弃“杂烩”的方法,色调变得明亮,用笔开始准确,手法也简练起来,塞尚开始走印象主义的道路。毕沙罗教导塞尚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不以自己对描绘对象的爱憎为转移地去研究外部世界,从明暗变化中发现每一个形体的本质。毕沙罗还教导塞尚把他所特有的刻画形象的体积感和坚实感扩大运用于整个画面结构上去。   绘于1872-1873年的《缢死者之屋》展示了塞尚面目一新的作品。他还在使用前些年的浓厚的颜色,不过已经使它从属于中间调子。体积感显示出空间的深度,从而肯定了本身的存在,并且变得更为强烈。换句话说,塞尚充分的揭示了体积和空间的关系,把他从毕沙罗那里学来的东西发挥到了极端,把这些对象看作是一种永恒和普遍的东西,造成这一物质世界的一种坚实性和综合性的感觉,结果也就是使他得到了与毕沙罗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在塞尚的画上,光还缺乏细致的加工,但这是由于他追求形象的综合性和宏伟感所造成的。   1874年塞尚还参加了在纳塔尔照相馆举行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该展得到的却是一片奚落与嘲笑,塞尚当然也免不了备受指责。与此相反,多利亚伯爵却买下了他的《缢死者之屋》,政府的一位职员维克多·肖盖还成为他的崇拜者和密友,并多次为他当模特儿。   印象主义使塞尚的创作变得如此丰富,特别是在《维克多·肖凯》的肖像上可以看出。印象主义赋予了一种对他说来是新的人情味。在明亮的绿色背景前,显现着蓝灰色的头发、胡子和上衣,以及淡蓝色的衬衫、浅红色的肉体,换言之,即是以浅调子突出着深调子。色彩的笔触尽管很粗犷,但由于变化丰富,也形成光的颤动,从而也有助于形象本身的结构。从这种形与色的完美统一中,产生了这个塞尚和雷诺阿都很敬重的人的形象——一个敏感而严肃、面带愁容但意志坚定的、内心充满着崇高精神的艺术保护人的形象。塞尚在这幅肖像上成功地把作为艺术对象的人和艺术所要刻画的生命力结成为一个完全的同一体。这一方面有赖于肖凯这个人使塞尚产生了兴趣,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塞尚能够不仅看见自然外貌,而也看见人的精神价值。把这幅肖像同《僧侣肖像》比较一下可以衡量出塞尚在这十年内所走的路程,并且看出他的。   相关链接   塞尚画的高价   在美国纽约举办的艺术拍卖会上,法国印象派大师塞尚创作的一幅风景画,以380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创下印象派和现代艺术画的拍卖记录。拍卖会上共有41幅画作,成功卖出27幅。其中叫价最高的就数这幅由塞尚创作的油画,拍卖价是3800万美元,同时也打破了以往的塞尚风景画价格。价码排名第二的作品同样也由塞尚创作,价格为1650万美元。   前途无限广阔。   应当承认,塞尚有些画并不这么容易理解。有一幅静物画,从画面上看可能没有多大成功的希望,它显得十分的拙劣!水果盘画得那么笨拙,它的底座甚至还没有放在当中。桌子不仅从左向右倾斜,整个画面看起来仿佛向前倾斜。这幅作品好像是色点的杂凑之物,餐巾看起来仿佛是用锡箔制成的。难怪塞尚的画最初被嘲笑为可悲的胡涂乱抹。但是不难看出造成外观笨拙的原因何在。塞尚已经不再把任何传统画法看成理所当然的画法。他已经决心从涂抹开始,仿佛在他以前根本没有绘画这回事。塞尚选择的主题是研究他想解决的一些特殊问题。我们知道他沉迷于色彩跟造型的关系,像苹果那样具有鲜艳色彩的圆形实体就是探究这个问题的一个理想的主题。我们知道他对平衡的设计很感兴趣,这就是他要把水果盘向左延伸去填补空白的原因所在。因为他想研究在相互关联的情况下桌子上各个物体的形状,所以他就把桌子向前倾斜,使它们都能被看到。这个例子大概能够表明塞尚是怎样成为“现代艺术”之父的。他力求获得深度感,但不牺牲色彩的鲜艳性,力求获得有秩序的布局,但不牺牲深度感,在他这一切奋斗和探索之中,如果有必要的话,有一点他是准备牺牲的,即传统的轮廓的“正确性”。他并不是一心要歪曲自然,但是如果能够帮助他达到向往的效果,他是不在乎某个局部细节是否“变形”的。塞尚的静物之美是得到公认的,其原因就在于他善于确凿地向我们证明:他的“变形”观察比普通人对现实事物的知觉要更真实、更可信和更生动。   《圣维克多山》一画表明,塞尚已经充分掌握了他所特有的那种立体的形以及这些形的透视安排。在这幅画上,已经不再有前期那种立体的形以及这些形的透视安排。在这幅画上,已经不再有前期作品那种惴惴不安和简单化,而是表现了信心十足和结构上的更大复杂性。塞尚把高山描绘得遒劲有力和巍然庄严,山势显得十分险峻。前景的概括性使观者与山岩峭壁挨得更近,在山崖的简略的形体中包藏着潜在的运动和潜在的斗争。热情重又压倒了静观。大地的力量挣脱了束缚,它们的怒吼取代了安谧的观察。   如果说,在1882-1888年期间,塞尚的注意力似乎是集中在风景画上,他力求通过风景画来表现自己的感觉,那么,从1888年以后直到19世纪末,他的最优秀作品是肖像画。其中《玩纸牌者》是塞尚最出色的一幅构图了。他曾多次画过以玩牌者作为主题的作品,但也许只有在这一幅构图上才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色彩效果是以坐在左边的玩牌者上衣的紫蓝色同坐在右边玩牌者的黄色带有蓝色阴影的形象对比,以及这些颜色同背景、肉体的红调子、桌子的黄调子的对比为基础的。这幅作品通过千变万化的色调造成了形象刻画的立体感。形象刻画的有力和性格特征表现、情节动作的准确、整个构图全都表明,色彩的强度非但不妨碍形成整体的统一,反而还强调了它。如果用连贯的轮廓线,就很可能导致人物形象的孤立,而在这幅画里塞尚不用这样的轮廓线,画中的人物正像这幅画上的桌子和背景那样,都仅仅是由一片片色彩组成的,因此他们结成了一个组体。塞尚在这里以“变调”代替了“造型”,即以各个色区的有节奏的变换代替了形象的塑造。色块的结合主要不是取决于画面总的结构,而是取决于各个场景的相互关系。塞尚曾说过:“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从这些关系中所产生的统一,不是物理性质的,而是精神性质的。因此,塞尚才在他没有画出这两个农民的“骨架”之处画出了他们的性格。“观察对象就是要揭示出自己模特儿的性格。”塞尚画的农民,像肖像那样富有个性,像观念那样包罗万象,像纪念碑那样庄严,像纯洁的良心那样健全。“我最喜欢那些年事已高的人的模样,他们因循世俗,顺随时务。请看看这位年迈的咖啡馆老板,多么有风度!”塞尚眼里的高尚风度,不是表现在各种虚设上,而在于真诚直率地表现人民的生活——符合真实的生活。   塞尚的晚年曾一度努力不懈地创作着浴女的构图。他在几幅大型油画中,以一种异常的宏伟感觉创作着这些构图。他也在几幅水彩画上表现了相同的题材,只是表现得更为轻巧、更为自然和亲切。水彩画《浴女们》,似乎就是一股梦魂和气浪的滚滚洪流,这些形象接近音乐更甚于接近建筑。   ——传世佳言——   自然不是表面,而是有它的深度。   色彩丰富,画面自然充实。   总之,塞尚在其一生的最后几年里,又复兴了他青春时代的浪漫的冲动,然而并没有放弃他从踏入印象主义阶段之初就一直保持着的和谐、狂热发作之后的平衡和形与色的感觉。对明暗、体积、景次、空间及其同刻画本身的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希望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一个整体,即构成不同于自然世界的“艺术世界”的要求——这一切,促使塞尚创作了为数众多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本身完美,同时也开辟了美术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第8章 莫奈   姓名:莫奈   出生地:法国巴黎   生卒年:1840年—1926年   历史评价   莫奈是最典型的印象派画家(印象主义画家集团的核心人物),而且是印象派绘画的创始人之一,人称“印象派之父”。莫奈于1840年在巴黎出生,少年时代在面对英吉利海峡的港口城市拉·阿布尔度过。他没有按照画家的常路走,而是以画漫画起家,在画漫画方面有了一些名声,并受到欧·布丹的注意。布丹注重外光的油卤技巧给莫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74年的那次展览,同《印象·日出》一起,莫奈一共展出了12幅习作。布丹曾对莫奈说:“当场画下的任何东西,总是有一种以后在画室里所不可能取得的力量、真实感和笔法的生动性。”莫奈在他今后的绘画生涯中也是按布丹说的话去做的,因为在他的内心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相关链接   《印象·日出》   1872年,莫奈创作了扬名于世的《印象,日出》。这幅油画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阿佛尔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并非准确地描画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见。这幅画在1874年3月25日开幕的印象派画家第一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作品是莫奈画作中最具典型的一幅。   不久,莫奈又被荷兰的画家约翰·巴托尔·德·琼康的创作所吸引。这位画家以动荡、兴奋、活泼而且比他同时代的法国人更为活跃的笔触画小桥、村景、河岸和破旧的茅草屋。莫奈就是从布丹和琼康那里接受到了基本艺术修养的。   1859年,莫奈来到巴黎,在那里见识到了居斯塔夫·库尔贝、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以及爱德华·马奈的创作。他认真鉴赏了他们的绘画长处,并且以惊人的速度运用了他们的成就。但莫奈并不是他们的追随者,而是一个反叛者。莫奈并不想在学院完成他的学画过程,他只在1863年在格莱尔学院的画室里呆了一段时间。当他遇到了巴齐依、阿尔弗莱德·西斯莱和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以后。   ——传世佳言——   左拉称赞莫奈说:“他的调色板是沸腾的。”   劝说他们也放弃那些学字派课程。当格莱尔学院的画室停办后,他便把他的伙伴们带到枫丹白露林边的一个小村庄——舍依,在那里画户外写生。   当莫奈离开了格莱尔学院画室后,他并没有去充实他那相当贫乏的艺术修养,而是怀着火热的信念投入了自然生活的纯直觉观察;他根本不买各种理论学说的帐,而是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绘画方法。   莫奈一生对造型漠不关心,他关心的是正确的层次关系。正是因为莫奈对造型格格不入,所以他能够轻而易举地表现出他所确实看见的事物,但也正因为此,*他却表现不出事物的幻觉真实感。   莫奈不只满足于能够\/画他所看到的事物和按照他所看见的那种方式来做画;他想要创造一种独特的效果,达到一种在绘画上似乎是不可能。   达到的目的。他喜欢所有使人眼花缭乱的东西,他描绘的河水、天空、房屋和树木都洋溢着非同寻常的生命感。他的内心满怀着难以遏止的激动;从他的观念看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然而从他本性看,他却是一个幻想家。   晚年的莫奈,在自己的宅邸中种植了许多睡莲,他因为风湿病已不能在画架前作画,便在家里客厅的墙壁上,用绑着长杆子的油画笔作睡莲的写生,水光花影,斑驳闪耀,虽然已经不像青年时代那样严谨、认真,但其敏锐而独到的色彩观察力,却丝毫不减当年。如今,他画过睡莲的这座宅邸已经开辟为莫奈纪念馆,珍藏着许多印象派画家的作品。1926年以86岁高龄去世。 第9章 雷诺阿   姓名:雷诺阿   出生地:法国利摩日   生卒年:1841-1919年   历史评价   雷诺阿是著名的印象派大画家。他的绘画在追求光的感觉中,用鲜丽透明的色彩,将古典传统和印象派绘画做了最完善的结合。   雷诺阿生于利摩日一个穷裁缝的家里。少年时的雷诺阿便被送到瓷器厂去学习手艺。但画瓷器和画屏风这项工作使他产生了对绘画的兴趣。而后出于对绘画的兴趣,雷诺阿便到美术学校学习绘画,同时又在格莱尔的画室里补习素描。在那里,他结识了克劳德莫奈、巴齐依和阿尔弗莱德、西斯莱,从此便走上印象主义的道路。   对于雷诺阿的所有作品来说,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在他漫长的一生中,雷诺阿曾追随过或多或少符合他的艺术气质的各种不同的风格流派,有时甚至脱离了良好的趣味,但他总是能够重新游出水面。依靠他那取之不竭的创作机智,他不仅善于避开错误,而且还能够从这些流派当中吸取某种同样的艺术的东西,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事实。   雷诺阿出身平民,他的性格气质都是接近平民的。他从无高傲的表现,在贝尔拉的酒家里,侍役们像对待同等地位的人那样跟他说话。他对模特儿的选择从不过于挑剔:“我只要有不反光的皮肤就行”,还有就是不要“像上流社会的女士那样涂脂抹粉的”。雷诺阿有着健康的、基本的趣味,他在社交场合总是保持着一种沉默寡言、多愁善感的样子,一副阴郁的面孔。可是当雷诺阿画起画来,他的脸便立刻容光焕发,作画时他竟会哼出悦耳歌声。   相关链接   《罗曼·拉柯小姐》   这是一幅肖像,但首先是一个穿着华丽的、摆着一副郑重其事的照相式姿势的可爱的女孩子,背景是儿童卧室气氛的蓝粉色。绘画的手法是写实的,但也是小心谨慎的,似乎生怕破坏了美的法则。尽管对这幅肖像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它不能被归属为某一个画派风格的作品;说得确切些,就其技巧看,这是一幅符合当代时髦风格的学院派油画。   创作于1867年的《莎丽》在1868年的官方沙龙展出,并取得了成功。这幅画从居斯塔夫·库尔贝借用了自信、庄重和沉着的设色手法。那光闪闪的发辫,傲慢慢的模样,招人的目光同《罗曼·拉柯小姐》一画相比,雷诺阿的诗神在这幅画上要严格得多。但如果说雷诺阿的灵感是外来的,那么他的形象观察和表现手法的魅力却是他自己的素质。他不是为描绘人体而画画;他想表现出妇女身上衣服的白色和阴影——被黑色绦带所隔断的白色,敷在淡黄和浅红的脸上的灰色阴影,黄绿色背景上的阳伞的灰调子。那一片既起掩盖作用,同时又起加强作用的深灰调子,就像温柔的抚爱似的,显示出了一种和库尔贝不同的柔和,也表现了与柯罗色调不同的一种调子特色。虽然这幅画颜色略为含蓄了些,但是富有说服力的。   1879年雷诺阿以《夏尔潘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一画在官方沙龙获得很大的成功。《夏尔潘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是一幅大画,并且因此而使人印象尤深。画上所刻画的人物都很秀雅,构图完全是依照上流社会的讲究安排的;穿黑色衣服的夫人充满着友善的美德,两个穿白色和浅蓝裙子的小女孩画得也十分秀丽,显得很有教养;一条大狗、桌子和地毯更加深了富丽的印象。但是,这幅画总使人觉得缺少些什么,而这就是艺术家的真挚,就是他那无拘无束的创作才能,就是他那用光来造型的手法以及他的设色安排。人物的黑色和蓝白相间的调子,客厅陈设的红色、黄色和绿色,这仅仅是显示模特儿社会生活条件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创作上的必需。这幅画是一部体面而非艺术的杰作。   1881年夏天,雷诺阿画了《游艇上的午餐》,可以说,这幅画是雷诺阿印象派时期的最后一幅作品,也是他青春时代的光辉总结。   ——传世佳言——   人们正是在美术馆中学习画画的。   人生就像顺小河漂流的软木塞。   从41岁起,雷诺阿经常生病。在他生命的最后15年中,他受关节炎病痛的折磨,几乎离不开轮椅。他得把画笔捆扎在变硬了的手上才能画画。令人惊异的是,他作品中没有留下一丝个人痛苦的痕迹。他的艺术总是肯定着生活的美。他本能地选择他所熟悉的那些快乐事物:街道生活、乡村景色的恬美、鲜花或水果、钢琴前的消遣性演奏家、花儿一般娇嫩的小孩。他对周围的生活有非凡的鉴别力。阴影和悲痛全部被他排除在外。雷诺阿就是这样一个不轻浮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始终让人们看到生活的快乐和甜美的一面。 第10章 列宾   姓名:列宾   出生地:俄国楚古耶夫   生卒年:1844-1930年   历史评价   列宾是俄国19世纪末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   1844年,列宾出生在俄罗斯哈尔科夫省的楚古耶夫镇。其父是一个屯垦军军官。全家人在屯垦地辛勤劳作,童年的列宾亲身体会到了生活的贫困和艰难,他也不只一次亲眼目睹了囚犯如何被驱赶着由此经过,这些印象成为他日后创作的素材。但列宾的绘画才能是受到了在画坊当学徒的表哥的影响。表哥时常给他带回一些纸张、颜料、画笔,耳濡目染,列宾逐渐对绘画着了迷。   1864年他考入彼得堡美术学院,习画6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了大金质奖章和公费到意大利、法国留学的机会。1876年回国并开始了坚持不懈的创作。   俄罗斯一些具有进步民主思想的写实派画家和雕刻家组成的“巡回展览画派”主张真实地描绘俄人民的历史、社会、生活和大自然,揭露沙俄专制制度。1878年列宾加入该画派,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他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其现实主义绘画杰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画家的成名之作。画面上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列宾在油画中塑造了11个纤夫,他们的年龄、身材、性格、体力、表情各不相同,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的不仅是沙俄专制下普通民众奴役般的生活,更体会到了他们的智慧、善良和力量。这也正是画家的创新之处,巡回展览画派艺术家以往的作品都是把人民当作同情、可怜的对象,而列宾在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人物的神态和姿态来充分体现人民身上所蕴藏的巨大能量,给人以激励、震撼。19世纪80年代以后,列宾被公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泰斗,成为巡回展览画派的旗帜。   列宾的创作中始终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同时他本人也与进步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知识分子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因此他绘制了许多以反映“革命者不屈斗争”为题材的优秀作品。描绘流放者突然回家场景时的《意外归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幅油画就像是一部小说向人们讲述一个革命者被流放后经受了怎样的痛苦,家人是多么的悲伤,以及流放者不期而至后他和家人是多么的意外、兴奋。这是画家创作鼎盛时期的一幅作品。画家的绘画天赋在该作品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画面上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一袭黑衣的老妇人刚从坐着的椅子中站起来,转向“归来者”,似乎要扑过去拥抱,又抬不动脚步;桌边坐着的两个孩子,稍大的男孩儿欣喜地抬起头注视着,嘴巴吃惊地半张着,好像要喊出声来;较小的孩子有些胆。   相关链接   列宾的琥珀色   有一天,画家列宾和他的朋友在雪后去散步。他的朋友瞥见路边有一片污渍,显然是狗留下来的尿迹,就顺便用靴尖挑起雪和泥土把它覆盖了。   没想到列宾发现时却非常生气,他说:“几天来我总是到这里来欣赏这一片美丽的琥珀色,你却把它破坏了。”   怯地把目光从读着的书本移向“陌生人”……再看归来的“流放者”,个子高高的,瘦瘦的,身穿褪色的肥大的大衣,脚上是沉重的沾满泥土的靴子,他是经历了长途跋涉才得以与亲人相见,他的姿态有些犹豫,甚至有些不自信,似乎在这久违的家中他觉得自己像个外人,但他的神态却透出坚毅、勇敢。从流放者身上我们感觉到了革命者不屈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列宾抓住“流放者跨进门槛的一瞬间,他及每个家庭成员的表情、行为”向人们展示“惊喜、意外”及其他种种复杂的情感。画家其他革命题材的作品还有《泥泞路上的押送》《宣传者的被捕》《拒绝忏悔》等。   ——传世佳言——   灵感是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   色彩即思想。   画是彩色的诗,无声的歌。   在歌颂当时革命英雄的同时,列宾对以“历史事件”为主题的历史画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后人留下了《伊凡雷帝杀子》《扎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的回信》《索菲亚公主》等不朽的历史画作。其中《伊凡雷帝杀子》最具代表性。这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个历史悲剧。伊凡雷帝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从历史的角度看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虽然阻力重重,大力推行了一系列利于中央集权的改革,备受后来彼得大帝的推崇。但伊凡雷帝生性残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听了别人的谗言,怀疑儿子篡位,在一次与儿子的争吵中,伊凡雷帝使用权杖击中儿子的太阳穴,致使儿子最终丧命。画家选择这一悲剧情节精心描绘:深红色的地毯上,紧紧搂抱着鲜血如注、垂死的儿子,伊凡雷帝的瘦脸上,瞪着两只惊恐万状的大眼珠。像是在后悔,又像是在祈求儿子不要死,我们从中看到的是那种不可逆转的弑子之痛。画家通过该作品,一方面,预示伊凡统治濒临灭亡,向世人展现残暴的沙皇注定要失败;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人性和兽性交织在一起。列夫·托尔斯泰观看了这幅作品后感慨:“好,太好了,技艺那么巧妙,又不露痕迹。”   列宾自己也曾说:“通过历史画,为痛苦的悲剧寻找出路。”   列宾一生创作都非常勤奋,对每幅画都精益求精,他不仅是俄罗斯民族的骄傲,在世界美术史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十月革命后,列宾居住着的故乡,因签署苏芬条约划为芬兰领土。列宁曾多次写信请他回到祖国,但终因年老力衰而未能成行。直到1930年9月29日病逝于故乡。 第11章 高更   姓名:高更   出生地:法国   生卒年:1848-1903年   历史评价   高更是法国后期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   高更1848年生于巴黎,逝于马克萨斯群岛的法都——伊瓦。高更早年在海轮上工作,后又到海军中服务,23岁当上了股票经纪人,收入丰厚还娶了一位漂亮的姑娘梅特·索菲亚·加德为妻。可是高更在自己的绘画天赋召唤之下,35岁时辞去了银行的职务致力于绘画,38岁时与家庭断绝了关系,过着孤独的生活,并通过毕沙罗卷入了印象主义的天地。高更受到印象派朋友的影响开始作画,还受到象征主义,日本版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更总是向往着远方,留恋那些具有异国情调的地方,他要求抛弃现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碍,回到更简单、更基本的原始生活方式中去,他很愿意过野人的生活,这使他在39岁时踏上了去巴拿马和马提尼岛的旅行,在那里找到了自己期望的东西:茂密的植物、永远蔚蓝的天空、慷慨的大自然、简朴的生活。后来因事不得不离开这个热带的天堂返回法国,这时正好40岁,精力充沛而有主见,保留着尊贵高傲之气。他是位具有强烈个性、惹人讨厌又招人喜欢的人,粗鲁和高雅并存,他总是强烈要求自我表达,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高更为什么要到布列塔尼、巴拿马和马提尼岛去呢?因为他要到自己认为具有古风的地方去寻找一种不同于我们极端文明的环境和气氛,他在那里找到了天堂一般的环境。明晰的线条、硕大的体积感、生硬的对比色彩,从此他与印象派决裂(1887年),当他回到法国时就谴责莫奈和毕沙罗特有的自然主义幻觉,提出艺术表现的“综合”。   相关链接   高更与凡,高高更与凡,高是好朋友,两人曾在阿尔同住过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冲突凡,高将自己耳朵割掉,后世有说法是高更将凡,高耳朵割掉的,不足为信。   简化了的巨大形状,均匀单一的色彩,分割主义,无阴影的光,素描与颜色的抽象化,超脱自然,这就是高更所发现和创立的艺术。但是他的这种幻想和艺术在自己的国家处处走投无路,于是在1891年2月23日他拍卖了30幅作品得到一笔收入,于4月4日乘船前往塔希提岛,历经幸福与磨难,画了不少画后又回到法国。   在1893年11月举办了他的《塔希提人》画展,结果是彻底失败,在物质上收入是零。而他那新颖、神秘、野蛮的绘画,迎得了一些崇拜者。巴黎文明人的嘲弄又使他返回塔希提岛。这样,便有了今天广为人知的脱去了文明的衣服,独身一人赤裸裸地置身于伟大的自然之中的高更的传说。病魔和家庭丧女的不幸使他想到自杀,得救后画了一幅传世杰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而后又移居马克萨斯群岛的法都——伊瓦,于1903年5月8日辞世。   ——传世佳言——   别过于摹仿自然,艺术是一种抽象。 第12章 凡高   姓名:凡,高   出生地:荷兰格罗渥忒   生卒年:1853-1890年   历史评价   凡·高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画家。被20世纪的画坛奉为表现主义艺术的画圣。   凡·高于1853年出生在荷兰的小村落格罗渥忒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16岁进古比尔美术公司当职员,常被派往下属各分公司布鲁塞尔、伦敦、巴黎等地工作。他常利用闲暇去各地博物馆参观,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他便开始业余学画,同时与房东女儿谈恋爱。结果,恋爱失败,精神上备受打击,连工作也被辞退。回家闲住不久,又回到伦敦,再入古比尔美术公司,两个月后,因未能取悦顾客,再度被解雇。   1876年,凡·高去伦敦远郊的拉姆斯盖特一所寄宿学校任法语教师。凡·高以恻隐之心,少收了许多穷苦学生的学费,因此被学校辞退。而后他进伦敦美以美派教会的寄宿学校教书,与教士交往日深,遂产生一种信念:要抚慰世界上一切不幸的人。1877年,凡·高在荷兰多德雷赫特的一家书店当学徒,平时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穿教友会服装,抄录基督教传说,决意想以牧师为业。可是牧师须有大学文凭,他去阿姆斯特丹找叔父,请求入大学。由于基础甚差,难入校门。他在那里自学了14个月,最后还是放弃考试,转入布鲁塞尔一福音学校学习。3个月后,校方同意他作自费传教士。他尽一切努力在博里纳日矿区传道。他虔诚皈依,慷慨解囊,试以基督为榜样,把一切都给了穷人,自己住木板棚,睡地板,穿破衣烂衫,吃粗粮,矿井失事,他亲自去护理伤员。斑疹伤寒猖獗时,他不顾传染之危去照顾病人,曾在最危险的矿井里呆了6个多小时。此种吃苦狂热,反引起教会猜忌,便以布道能力不佳为由,撤了他的职。   此后他在蒙斯、布鲁塞尔和父母居家之地来往漂泊,生活无着。至1880年,他幡然顿悟:应该做一名画家!   相关链接   《向日葵》的高价   1987年3月31日傍晚,英国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里,荷兰画家凡·高的一幅《向日葵》正在拍卖。出价从500万英镑开始扶摇直上,4分钟提高了4倍——2000万英镑。最后,随着长途电话的铃声传来了“2250万英镑!”这令人咋舌的出价,画售给了不知名的买主。这就标出了创纪录的卖价,打破了历年来世界名画的最高价格。人们事后得知,此画为日本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所购。   在1886年以前,他虽也曾画过一些习作、素描和水彩,但从未画过油画。他的作品还都处于探索的时期,在巴黎经营画商的兄弟泰奥多尔·提奥同意负担他的生活费用。表兄毛威知道他愿做画家,送给他一只油画箱,内有颜料和各种附件。他兴奋异常,认为真正的事业即将开始。凡·高在巴黎结识了图鲁兹,劳特累克、高更、毕沙罗、修拉和塞尚,并参加印象主义画家们的集会,从而使艺术眼界大为开阔。   1888年2月,凡·高受印象派光色画法的影响,同高更结伴同行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写生作画,长达一年之久。这是他艺术风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南国的强烈阳光和阳光照耀下的市镇、田野、花朵、河流、农舍和教堂,使他禁不住一遍又一遍地高喊:“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由于学了他们的用色方法,他的调色板变得亮畅了。此时,他也意识到自己正在获得一种效果,因而重复一种主题,不断地画下去。他最爱用黄色和蓝色(他的黄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辉煌,蓝色也蓝得深不可测)。   凡·高自学习印象派画家的光色画法以后,他的画比以前明亮了,也漂亮得多了。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因此,人们称他为“后期印象派”,但凡·高比印象派画家更彻底地学习了东方艺术中线条的表现力,他很欣赏日本葛饰北斋的“浮世绘”。而在西方画家中,从精神上给他更大影响的则是伦勃郎、杜米埃和米勒。   后来,他和高更同印象主义的观点发生分歧,却同时对表现主义或者象征主义发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曾经有过建立“南方印象主义”或者“印象主义分离派”的打算。后来因为二人的关系恶化,高更离去,凡·高在发生割下自己耳朵的事件之后精神逐渐分裂。因此,他们没有结成任何团体。   1890年,经过圣雷米的德莫索尔精神病院的长期住院治疗,病势稍有好转后,凡·高于1890年5月21日,在其弟弟提奥的安排下,迁往瓦兹河畔的奥韦尔,并请了一位名叫加歇的医生予以照料。他勤奋作画,作有《加歇医生肖像》《奥韦尔的教堂》等。但是,1890年10月27日,在同加歇医生发生争吵之后,凡·高突然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   凡·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16年中完成的。他最初的作品,情调常是低沉的,可是后来,他大量的作品即一变低沉而为响亮和明朗,好像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去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并且多次描绘向日葵。为了纪念他去世的表兄莫夫,他画了一幅《阳光下盛开的桃花》,并题写诗句说:“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   凡,高一生留下了丰富的作品,直到去世之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这些作品中作者突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现,“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这样的艺术对20世纪表现主义影响甚深,特别是苏丁和德国表现派画家,从凡·高的作品中吸取了不少重要的原则。   ——传世佳言——   凡,高说:“厄运助成功一臂之力。”   凡,高说:“艺术的内涵,是多么的美呵!” 第13章 蒙克   姓名:蒙克   出生地:挪威雷登   生卒年:1863-1944年   历史评价   蒙克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西方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先驱。   蒙克,1863年12月12日出生于挪威雷登,在克里斯蒂安尼亚长大,是画家雅各布·蒙克和历史学家彼得·安德烈·蒙克的亲戚。蒙克的母亲劳拉在1868年死于肺结核,母亲死后小蒙克由父亲克里斯蒂安·蒙克单独抚养。蒙克的父亲患有精神病,他向他的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的根深蒂固的恐惧,他一再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有罪孽,他们就会注定被投入地狱,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父亲在蒙克青年期去世(1889年),另外一个兄弟和蒙克最喜欢的姐姐苏菲在1877年也死了。蒙克的一个妹妹在小时候就被诊断为患有精神病。蒙克自己也体弱多病。蒙克的五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安德烈结过婚,但在婚礼后不过数月也死了。   相关链接   “蒙克抢劫事件”   某日,数名蒙面持枪劫匪闯入了挪威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当着众多参观者的面,抢走了著名挪威画家蒙克的两幅名画,然后坐汽车逃之夭夭。两幅被抢名画包括蒙克最著名的作品《呐喊》,及《圣母像》。此事件让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感到震惊。   眼看着身边的双亲和骨肉兄弟接二连三地不断死去,这对蒙克的精神打击是很厉害的,一个悲痛尚未过去,另一个悲痛接踵而至。这已经超过了精神打击,而是到了深度精神折磨的程度。死亡的残酷烙印永远地刻在了蒙克年轻而敏感的心灵深处,当年蒙克的心态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蒙克的作品压抑又悲观的原因了。蒙克后来说:“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并且他们伴随我一生。”   1879年,蒙克为成为一名工程师而进工学院念书。然而,频繁的患病中断了他的学业。1880年,蒙克为了成为一名画家而离开工学院。1881年,蒙克考进了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他的老师是雕刻家朱利厄斯·米德尔顿和自然主义画家克里斯蒂安·克罗格。1885年,蒙克前往巴黎。他的作品开始显示出法国画家的影响:一开始是印象派,接着是后期印象派,然后是新艺术造型。蒙克的绘画尽管风格上是后期印象派的,但在主题上却是象征派的,蒙克的绘画内容在于刻画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现实。   1892年,蒙克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联盟在11月份举行的画展。蒙克的绘画成了苦涩的争论对象。画展在一星期后结束。在柏林,蒙克成了一个国际圈子里的一员,里面有作家、艺术家和评论家,包括挪威剧作家亨利·易卜生,和瑞典戏剧家奥古斯特·史特林堡。   在1892年至1908年间,蒙克的大部分时间在巴黎和柏林度过,他在铜版画,石版画和木版画上出名了。在世纪之交期间的柏林,蒙克开始用新的素材(照相、石版印刷和木版画)凭记忆来复制他过去的作品。1908年秋,他的焦虑变得深刻并在丹尼尔·贾可布逊博士的诊所住院接受治疗。医院里施行的休克疗法改变了他的个性。1909年蒙克回到挪威,更多地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兴趣,他的作品变得更富于色彩,减少了悲观的成分。在纳粹统治期间,蒙克的作品被贴上了“颓废艺术”的标签,从德国的各个美术馆撤了下来。这对(反纳粹主义的)蒙克来说是很伤心的,因为他把德国看作为他的第二祖国。   在蒙克的画家生涯中,他多次改变他的艺术风格。在19世纪80年代,蒙克是自然派和半印象派。1892年,蒙克树立了具有他自己特征的综合派原始画风,在此色彩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元素。19世纪90年代,蒙克倾向于选择景色较浅的作画空间,他经常把画中的人物安置在前台。蒙克一直想表现人物的内心和心理状态,出现在他画中的人物做出一种能最形象地表现这种状态的姿势,这种安排给蒙克的画带来一种好像人物、空气、记忆、动作和时间在一刹那全被凝固了的感觉,那也许正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达到顶峰的一瞬间。蒙克所画的人物犹如一出舞台剧的各个角色,很可能每一种特定的姿势代表一种特定的情绪,类似于某种身体语言。由于蒙克所画的人物都承担着表现一种特定心理状态的使命,所以他创造的男人和女人不是现实的。蒙克坚称,印象派并不适合于自己的艺术。蒙克对描写现实的任意一个断面不感兴趣,他所要描写的是那种充满了情绪内涵的,具有巨大的传神力的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蒙克殚精竭虑地构思,他的作品创造了紧张的气氛。   蒙克在他过80岁生日后一个月的1944年1月23日,于奥斯陆附近的艾可利与世长辞。   ——传世佳言——   我们将不再画那些在室内读报的男人和织毛线的女人。我们应该画那些活着的人,他们有呼吸、有感觉、遭受痛苦、并且相爱。 第14章 康丁斯基   姓名:康丁斯基   出生地:俄罗斯   生卒年:1866-1944年   历史评价   俄国画家康丁斯基是抽象画派和表现主义的创始者之一,不论是他的画或是著作,对20世纪的艺术都有重大的影响。   康丁斯基出生于莫斯科,早年学习了钢琴和大提琴,这对于他后来尝试将音乐展现在画布有绝对的影响。他在近30岁时,受到莫内的启发,毅然决定由当法律教师的工作改当画家。   20世纪初,康丁斯基到慕尼黑学习印象派绘画和当时新兴的画风。在1900年到1910年这段期间,他四处旅游,先后去了威尼斯、突尼斯、荷兰、法国和俄国,一路吸收印象主义和未来主义的绘画风格,从此对纯粹颜色的力量有了自己的概念。康定斯基强调纯色的心理效果,强调鲜红颜色怎样像号声一样使人动心,他相信通过这种观念创作,进行心灵与心灵之间交流是可能而且必要的。   1911年之后,康丁斯基陆续结识马蒂斯和克利等人,一起创立表现主义团体“蓝骑士”,并且共同办画展,也因为有他们的推动,表现主义得以尽情的发展。   相关链接   《圆之舞》   康丁斯基1926年创作的《圆之舞》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透过俯视的想象,康丁斯基带领我们看到这些圆圈圈,就像是漂浮在褐色大地之上跳跃的泡泡精灵,充满了音乐性。而它所传达的是一种内敛纯粹的精神思维。   到了20年代,康丁斯基的作品有很大的改变,由早期的浪漫式幻想转为几何图形的构图。1922年,他到包浩斯设计学院当教员时,正是他艺术创作的高潮时期。康丁斯基对于包浩斯设计学院基础课程的贡献有两个方面,包括分析绘画和对色彩与形体的理论研究。他要求学生设计色彩与形体的单体,然后把这些单体进行不同的组合,从中研究形体与色彩的结构方式和产生的艺术效果。他的教学是从完全抽象的色彩形体理论开始,然后逐步把这些抽象的内容与具体的设计联系起来。   康丁斯基在他后期的创作中,融合了自己早期直觉式的画风和后来的几何图形风格,这些无疑为他的作品增添了一种新的理念。他是一位能将色彩与音乐等同起来的画家,让人们能够“聆听”绘画,“描绘”音乐。   ——传世佳言——   黑色意味着空无,像太阳的毁灭,像永恒的沉默,没有未来,失去希望。而白色的沉默不是死亡,而是有无尽的。   一个三角形的尖角和一个圆圈接触产生的效果,不亚于米开朗基罗画上的上帝的手指接触着亚当。 第15章 马蒂斯   姓名:马蒂斯   出生地:法国勒卡多小镇   生卒年:1869-1954年   历史评价   马蒂斯与毕加索同为20世纪现代艺术的巨擘,是野兽派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   马蒂斯于1869年12月31日生于法国南部勒卡多小镇。1879年进入公学,主要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1887年中学毕业。父亲把他送到巴黎学习法律,他顺利地通过了考试。1889年正式完成学业后,他回到家乡附近的圣·康丹,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上了办事员,他的主要工作是抄写存入档案的资料。   1890年患盲肠炎住进医院,为打发无聊时间,母亲送来一箱画具让他临摹箱盖上的图画。未料想,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其一生的转折点。1891年说服父亲,怀抱当一名画家的志向,再次来到巴黎。马蒂斯先就学于学院派画家布格罗门下。1892年转入象征主义画家莫罗的画室学习。在莫罗鼓励下,他认真研习卢浮宫的藏画,不间断地临摹各艺术大师的作品,在巴黎街头写生,探索着自己的艺术道路。1896年他的4幅油画第一次在“国家美术联盟沙龙”公开展出,获得成功。1898年初露头角的马蒂成家立业,妻子是个温顺而贤慧的女性,画家夙愿得偿,且在绘画间隙尝试雕塑的创作。   1899年马蒂斯的风景画、人物画、静物画已与昔日大相径庭,形体之简洁、色彩之鲜亮,让老师莫罗甚感惊讶。   1896-1904年是艺术家寻找新方向时期。马蒂斯内心萌动了革新意念,开始注视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作品,欲从各种风格汲取营养。一段时间,他跑到街头、咖啡馆等地画了无数的画,使他进一步熟悉了色彩的特性,塞尚的技巧又促进他研究新的技法。   1903年带有明显“野兽派”特征的作品,便提前出现在他的笔下。   相关链接   《钢琴课》   《钢琴课》创作于1916年,这段时期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残酷的日子,它是马蒂斯最黯淡的作品时期,也是最渴望严谨性,最接近立体主义的时期。这个时期之后,他还是远离了立体主义,回到他快乐明朗的色彩中。这幅画很富结构性:窗外的花园以简单的绿色几何图形作代表,除了钢琴前景的红色,其他颜色都偏冷暗,弹钢琴的孩子右脸投下几何图形的光线阴影,跟在他前方的节拍器几何图形相对应。整幅图只有窗户栏杆和钢琴架上的花饰,是轻松的线条。因此图中充满惆怅不安,反应忧郁心情与战争阴影。   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美术作品展揭幕时,一位名叫路易·沃塞尔的批评家被一幅幅用纯色随意涂抹成的油画惊得目瞪口呆。室中间有一尊多那太罗的雕像,批评家指着雕像惊呼“多那太罗被野兽包围了!”这一句戏言,使西方美术史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流派——野兽派,作为这个潮流的灵魂人物,马蒂斯的大名也不胫而走,蜚声世界。   1903-1906年是野兽派盛行的三年。这期间反对者的咒骂声此起彼伏,马蒂斯也遭到强烈攻击,幸好有几个收藏家独具慧眼,大量购买他的作品,马蒂斯一时身价百倍。   1906年之后,马蒂斯的艺术创作进入多产时期。他的个展在巴黎、纽约、莫斯科、伦敦、斯德哥尔摩、柏林等城市辗转展出。他也借机旅行欧洲、北非,巡礼各地艺术寻求新的灵感源泉。他成为当时国际画坛最活跃的画家之一。   1914年马蒂斯年年到南方的尼斯港过冬,在一间娴静的画室里完成了许多作品,室内的女人及静物是他最喜欢画的题材。1920年之后马蒂斯扩大了创作领域,他在雕塑、版画、壁画、插图方面的造诣同样展示出过人的才赋。1930年之后他的艺术达到高峰,他被同行推为本世纪最负盛名的美术巨匠。1941年马蒂斯患了肠道疾病,经历了两次痛苦的手术,从此病魔就再没离开过他。身体的虚弱使他再也不能站在画布前作画,于是他又开始了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剪纸。为了剪出色彩鲜丽的作品,他亲自动手,染出自己需要的彩纸,靠在床上不停地剪。这位老人仿佛在以孩子的娱乐消磨最后的时光。虽然他生命的最后两年几乎都是在病床上度过的,但他的创造力却从来没有停息过。   1954年11月3日,马蒂斯逝世在长期居住的尼斯,享年85岁。   ——传世佳言——   用圆柱体、球体、锥体来描绘对象。   谁能以坦荡纯洁的心灵歌唱,谁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画面上决无可有可无的部分,如不起积极的有益的作用,便必定起破坏作用。 第16章 蒙德里安   姓名:蒙德里安   出生地:荷兰阿姆尔弗特   生卒年:1872-1944年   历史评价   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   蒙德里安1872年生于荷兰中部的阿麦斯福特,父亲是一位清教徒和热爱美术的小学校长,环境条件使蒙德里安从小就能接触美术,而宗教对蒙德里安来说更是启发他转变风格的关键。8岁时蒙德里安立志要当画家,但是家人认为艺术家是一项不稳定的工作,蒙德里安与父母多次商量之后,他承诺要取得美术教师资格养家糊口,这才让蒙德里安的父母答应让他学习绘画。但是蒙德里安拥有教师资格之后,却未曾在教育界服务过。在17岁取得小学教师资格之前,蒙德里安是在他的叔父福尔兹·蒙德里安的指导下学习绘画。福尔兹是一位海牙画派的画家,因此蒙德里安得到写实浪漫的真传。   1892年蒙德里安进入阿姆斯特丹的国立艺术学院,正式接受学院派的训练,也奠定了他深厚的写实能力。风景画是蒙德里安初期的绘画主题,此时的作品仍旧弥漫着17世纪荷兰绘画的风格与精神,后来他受到了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影响渐渐脱离了海牙画派的表面形式。1903年蒙德里安以“静物”获得艺术家会的肯定,坚定他将绘画当作终生职业的意念。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见严谨的构图和豪放生动的笔触,兼具现代与古典的优点,在同辈画家中已渐渐竖立自己的风格。   1909年蒙德里安经历了自己的宗教革命,他加入了“荷兰通神论者协会”,接触了新柏拉图主义和多神论思想,使得蒙德里安发现自己,思考人类存在的价值。这项转变也改变了蒙德里安创作的方向,开启新造型主义的思考方向。1911年蒙德里安见识了毕加索和勃拉克等立体派的作品,感受极大的震撼。立体派讲究的立体事实和明确客观都是蒙德里安追求的目标。随后前往巴黎研究立体派的绘画风格。他不断分析眼睛所见的影像,并且加入了音乐性,作品充满了节奏感。蒙德里安成功地从立体派中吸取精华。   相关链接   《百老汇爵士乐》   《百老汇爵士乐》是蒙德里安在纽约时期的重要作品,也是其一生中最后一件完成的作品,它明显地反映出现代都市的新气息。依然是直线,但不是冷峻严肃的黑色界线,而是活泼跳动的彩色界线,它们由小小的长短不一的彩色矩形组成,分割和控制着画面。依然是原色,但不再受到黑线的约束,它们以明亮的黄色为主,并与红、蓝间杂在一起形成缤纷彩线,彩线间又散布着红、黄、蓝色块,营造出节奏变换和频率震动。看上去,这幅画比以往任何一件作品更为明快和亮丽。它既是充满节奏感的爵士乐,又仿佛是夜幕下办公楼及街道上不灭灯光的纵横闪烁。这是蒙德里安艺术生涯的最后一个新发展。   式呈现,并加入了自我的风格,脱离了立体派。   1914年回到荷兰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蒙德里安留在荷兰致力于“绘画中的新造型”,集结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激荡出新造型主义。   1917年蒙德里安的朋友出版《风格》杂志,让蒙德里安等画家发表创作理念。1918年签署了反战、反个人主义,宣扬和平团结的风格派宣言。蒙德里安想利用艺术将生命升华,他利用抽象的造型与中性的色彩来传达秩序与和平的理念。在这一时期蒙德里安发现了新的个人形式,他使用更基本的元素创作(直线、直角、三原色)组成抽象画面,此时期的代表作《线与色彩的构成》色彩柔和、充满轻快和谐的节奏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德里安心情大受干扰,他的画失去了快乐的色彩节奏,由黑色线条贯穿画面,给人极度的忧郁感。这是他第五度转型。   生命中最后四年,蒙德里安移居美国纽约市,在这五光十色的大都会,蒙德里安感受到没有战事纷扰的世界,在纽约创作的作品比过去更为明亮、更为抽象,反映了纽约的现代经验。他融合了过去不同时期作品风格并加以延伸,色彩、线条呈现轻快的律动,画面的音乐性在此达到最高境界。1944年2月1日,因严重的肺炎病逝世于纽约医院。   ——传世佳言——   在充满生机的抽象的现实中,新的人类发展已超出了怀旧、欣悦、狂喜、悲伤、恐惧等感情的作用范围:美使感情永恒,在这感情中,这些情感被表现得纯净而清澈。 第17章 毕加索   姓名:毕加索   出生地:西班牙马拉加   生卒年:1881-1973年   历史评价   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   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南部港口城市马拉加,父亲是位美术教师,曾做过美术馆长。14岁的毕加索考入父亲任教的巴塞罗那美术学校高级班,16岁毕业时画的《探望病人》一画参加全国美展,具有相当写实的造型水平。以后又考取了马德里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但他更喜欢的是在美术馆和街头自由吸取艺术营养。   19岁的毕加索来到巴黎,由于贫穷总生活在社会底层,这时他画了一些穷困潦倒的友人题材的油画,画面充满着一层阴冷的蓝色调,这便是他的“蓝色时期”。1904年4月定居巴黎贫民区,过着自由浪漫的生活,这时画了许多流浪艺人生活题材的画,色调出现温暖的粉红色,这就是他的“玫瑰红时期”。而后由于受到塞尚艺术的影响,在塞尚的基础上对绘画结构进行探讨研究,作品显示出几何化倾向,开始将形象分解成各个平面,并重新予以组合,于1907年创造出划时代的作品《阿维尼翁少女》,从此他进入分析立体主义研究和创作时期。不久他又采用拼贴技巧创作,标志着他的分析立体主义的结束,逐渐走向“综合立体主义”。   32岁之后的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它们又使人想起塞尚。从此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激昂或狂躁,可亲可憎,诚挚或装假,让人喜欢又招人讨厌,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   相关链接   《和平鸽》   1952年12月,为祝贺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法国名画家毕加索献出了一幅新的作品——《和平鸽》。这是毕加索所画的第三幅和平鸽。它有力地表示着:在世界和平运动不断进展和已得胜利的基础上,经过这次世界人民和平大会,世界人民争取与保卫和平的运动将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他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20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过。他说过:“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有时我们所做的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很自然或偶然地来到你身边,我想死也会相同吧!”   由于他的勤奋,毕加索成了一位多产画家。他逝世后,人们花了5年的时间对他的作品进行了整理。据统计,他的作品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总计近37000件。   在毕加索一生的道路上,他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和“红色时期”的画风有德加的影子。随后,在1909年,他与法国画家乔治·勃拉格一起创立了立体派,进入了他的“黑色时期”。这种立体派创作方法,对西方美术的现代流派影响很大。他被誉为“20世纪美术的一位最伟大的大师”。   在毕加索的画中,人们还可以强烈感受到他的爱憎。他反对战争,希望和平安宁。1937年4月,为抗议希特勒轰炸西班牙北部城市格尔尼卡,他画了著名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为抗议美国入侵朝鲜,1952年他又创作了壁画《战争》《和平》。至于他的《和平鸽》,更是世人所熟悉的名作。   1973年他静静地离去,走完91岁的漫长生涯,他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传世佳言——   我不是寻找,而是在发现。   画家将他的眼中所见打碎,同时赋予它另一种生命。他必须透过其他人眼中的现实世界,看到他的真实。   优秀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则是剽窃。 第18章 勃拉克   姓名:勃拉克   出生地:法国阿尔让特伊   生卒年:1882-1963年   历史评价   现代绘画大师,立体主义绘画创始人之一。   勃拉克出生于塞纳河畔阿尔让特伊的一个漆工家庭,勃拉克的父亲和祖父都是业余画家。他们鼓励幼小的勃拉克学画,起初在巴黎附近的阿根托尔,后来在勒阿弗尔的美术学院夜班就读。1899年,他操起父亲和祖父的房屋油漆匠的职业,开始是学徒,在1900年底,又到巴黎继续当学徒。勃拉克后来的绘画和拼贴画中,渗透着装饰性和“乱真绘画”(19世纪非常逼真的一种绘画)的效果,这便是他作为一个房屋油漆匠所受最初训练的结果,至少这是可以想象的。   勃拉克服过一年兵役和经过短暂的学院训练之后,于1904年的夏天,在英吉利海峡上的翁弗勒的一个村里,遇见了拉奥尔·杜菲和让·杜菲。那年秋天,他在巴黎建立起自己的画室。像他的同代人一样,他在卢弗尔博物馆里研究大师们的作品,埃及和古代的雕塑也吸引着他……在那些大师们中,深受普桑作品的引诱,并继续加深着对柯罗的热爱。与此同时,他也在注视印象主义画家,开始时对凡·高和高更感兴趣。1905年,也许是通过杜菲和弗里叶茨这些勒阿弗尔的艺术家同行们,他逐渐注意到了马蒂斯和野兽派的新绘画。   在1906年,他开始背离他早期的印象主义,转向野兽派的色彩鲜艳的调色板。《安特卫普附近的风景》的色彩是野兽派的,但是空间组织却依然相当的传统化。天空中柔和的绿色、黄色和灰色,控制着远处的效果;前景地面和水面的安排,在深度中有一定的透视会聚效果。特别有趣的是《坐着的裸体》,这个造型结实的人物背向观者,坐在色彩密布的空间里。   相关链接   《埃斯塔克的树林》   勃拉克在这里平面地解体了树林,让视点与光源分散,形成支离破碎的组合,看上去有一种拼贴画的味道,以突出画面的装饰性效果。据说他年轻时当过油漆匠,这门行业有一种油漆技术,给住房油漆内景时,善于以立体感和进深感的透视方法来给建筑作装饰(那是古罗马时期的传统画技)。勃拉克从事立体派绘画时,就故技重演。画上的树林就有一种深远感的丰富层次。   那张椅子略有变形,稍呈扁平状。这个人物在雕塑般的处理和自由松散的色彩上,和马蒂斯同年画的《吉卜赛人》有相似之处。勃拉克在1907年作过另一幅更加几何风格化的作品,显示出他对塞尚不断增长的兴趣。   他去过塞尚曾经画过的法国南部列斯塔格。在那儿他度过1906年的秋天和冬天之后,于1907年的3月,在独立沙龙上展出了一组新画,主要是以野兽派风格出现的。勃拉克的《西奥塔风景》,比早期作品中使用的方法更加线条化了。前景的树木图案把空间捆了起来,不禁使人联想起塞尚风景画的风格。尽管这幅画的色彩鲜艳,然而却不如线条的结构重要。画中还显示出来自高更的强烈影响。   这年秋天,画商卡恩韦勒尔开始购买勃拉克的画,他一直是经营毕加索、德兰和弗拉芒克的画的。后来,勃拉克通过卡恩韦勒尔美术馆与毕加索相识。起初,勃拉克接受不了毕加索给他看的《亚威农的少女们》,但是在接近年底之际,他自己竟然也画了一幅这类风格的画。画中站立着的巨大人物与松散的几何平面的背景形成对比。在风格上更加结实、更有雕塑感,可是它却和毕加索画中的人物直接有关。《沐浴者》也是从毕加索或马蒂斯的早期坐着的裸体发展而来的。无论是灰色、绿色还是储色,都比两个野兽派的裸体或者《少女们》柔和得多。勃拉克的这幅画使他明确地走出了野兽派的范围,进入了塞尚的圈子。   1908年的夏天,勃拉克又在列斯塔格画了一些风景和静物画。像塞尚早先在静物画中的发现一样,勃拉克也发现掌握空间和光是可能的。显而易见,勃拉克对塞尚满怀敬意,并在他的作品的基础上探索着一种新的视觉。不过,塞尚的一幅风景画(《林中小路》)和勃拉克的《列斯塔格的房子》之间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鉴于塞尚在这幅画中是以他的色彩去建立他的绘画表面和深度的整体结构,而勃拉克在他的那幅画里,以及在以后几年的画里,是以色彩为辅来取得倾斜平面的几何结构。这些倾斜平面是限定和控制画面深度的。根据塞尚格言的精神,房子和树木变成了几何的容积,但意味深长地强调了立体。明确的线条和轮廓限制了建筑物和树木;施以暗影的树木和屋顶,暗示了容积以及深度的存在。建筑物的色彩被限制为完全一致的赭色,树木则是绿色和蓝色。深度的幻觉不是那种单点的直线透视幻觉。虽然在尺度上使用了缩小的方法,但是,这个幻觉是由建筑物和树木外观上的容积造成的——当我们从各个不同位置去观察它时,那重叠、倾斜、移动的形状,便产生变化着的景色效果。同年夏天,毕加索独立地画风景画,他在风景画中简化了形,使自己色彩柔和起来。   勃拉克把他的新作提交给1908年的秋季沙龙时,全部遭到了由马蒂斯、路阿和马尔凯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拒绝。可能就是这次,马蒂斯说到了勃拉克的那些“小方块块”,“还是那些方块块!”尽管勃拉克的两幅画又被评审委员马尔凯和格林退回,然而勃拉克拒绝再展任何作品,反而于1908年11月,在卡恩韦勒尔美术馆,以自己的27幅画举办了个人展览。阿波利奈尔为他的展览目录写了序言。曾给野兽派起名字的批评家沃塞,用马蒂斯的话评论了这个展览会,他说:“勃拉克使‘一切物体、风景、人物和房子,变成了几何图形和方块块’。”此后不久,“立体主义”这个绰号,便成了20世纪绘画中最重要的独立运动的正式名称。   ——传世佳言——   我喜欢那纠正冲动的规则。   立体主义抛弃了过去的一切视觉,恢复了绘画的自主,使画成为一种建筑,使对象成为某种比现实还要真实之物。在这一行动中,勃拉克起了主要作用。他比所有其他的立体派画家更多地带来不可缩减的具体和一针见血的分析,带来少有的和谐色彩和他的任何同伴都无能为力的典雅流畅的线条。   勃拉克喜欢描绘静物、餐具和乐器。30年代,他转向海滩景色。他一生中的最后20年,又热心于画鸟。 第19章 莫迪利阿尼   姓名:莫迪利阿尼   出生地:意大利沃尔纳   生卒年:1884-1920年   历史评价   意大利杰出画家,巴黎画派立体主义代表人物。   莫迪利阿尼生于利沃尔纳,逝于巴黎。他的母亲是一位破产的银行家遗孀,很早便预感到儿子的天职,并且从不与之作对。她让他看了伊比里亚半岛上所有的博物馆,送他进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的美术学院习画。最后,年轻人于1907年来到巴黎。他有着贵族的美貌,不过已为肺结核所啮。他古怪,犬儒,无志向,却又不乏脉脉温情。于是,他很快便成为蒙马特奇特青年中最不安分的一个。   他在蒙马特住了六年,沉默寡言,游手好闲,不断地更换住所,在酒馆间晃荡。不过,他也参加美学论争,画素描,搞雕塑和涂抹油画。他参加了的讨论会,是在图卢兹·劳特累克常去的那些地方,他高大而单薄的身影很引人注意,因为那时,他正喜爱劳特累克的作品。这位大资产者的儿子有些人道的表现,他喜爱卑贱者,同情生活中的贫苦人,这些都由他的行动和作品,以及选择的模特儿:看门人的女儿,孱弱的儿童,平民的女孩……表现出来。他和其他许多画家一样,发现了(1909年)塞尚。他还和雕塑家布朗库西是好友,后者使他看到了黑人雕塑,从此对于他的绘画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和布朗库西的接触之中,他感到自己也有雕刻石头的愿望。于是他作了一尊雕像,不过没有完成。事实上,他的雕塑的确没有他的绘画高明。   1913年,莫迪利阿尼离开了蒙马特高地,来到蒙巴纳斯,徘徊于不安和醉意之中。这个游荡的可怜人挥霍着自己的天分和金钱。不过,他也确实从未有过足够生存的钱。他几个生丁一张地卖着用惊人的肯定手法画出的美妙素描,几个法郎一张地卖着他作的肖像和人体。人们经常看到他在园亭酒店或穹顶酒店里,用尖细流畅的线条画着肖像,毫不在乎地把它们送给碰到的模特儿,换上杯酒,一饮而尽。他在约瑟夫一巴拉路基斯林画室作过画,苏丁和帕斯森都是他的朋友。   相关链接   巴黎画派   人们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一些外国年轻画家组成的团体称为巴黎画派。这些画家是出于同样的需要,由于意气相投而聚首巴黎的。从此,这一称呼便有了引申含意,也有了使人混淆不清的危险。巴黎画派,实际上是指:一个意大利人,一个保加利亚人,一个俄国人,一个波兰人,一个立陶宛人。   他就像一块漂流物,从一家咖啡馆漂到另一家咖啡馆,从一间阁楼搬到另一间阁楼,有时会碰到一个避难所或一个怜悯人的灵魂。英国女诗人贝阿特丽丝·哈斯丁帮助了他一段时间,然后,又收留了他,拿出自己的生活所需,使他得以继续画着为日后博物馆和收藏家竞相争购的人物和人体。   他结识了一位名叫扎娜·埃布戴尔娜的年轻姑娘,和她结了婚并有了一个孩子。这个不安定的人终于该定居下来,至少该有一点安静了吧!但是没有。他被烧痛耗尽,被肺痨击垮,进了一家医院,并于1920年1月25日,在36岁上,嗫嚅着最后的一句话:“亲爱的,亲爱的,意大利!”离开了人世。在安德·萨尔蒙和基斯林为他组织相当轰动的葬礼之日,他的妻子从六层楼上跳下,摔死在人行道上。   莫迪利阿尼不会被当作当代绘画的一位创始者,但他找到了一种既是图像,又是装饰的风格,一种总的说来相当有限,但对他已经足够,并且不容辩驳地作用于观众的语言。这种曲线,涡形,延伸,这种温柔中的严峻,敏捷中的颟顸,模糊中的朴实,符合现代精神要求的意大利主义,被严正拯救出来的样式主义,以及包括在一种说不出的单纯和贵族持重之中的表现主义,这些就是人们欣赏莫迪利阿尼而不希望他有模仿者的原因。   ——传世佳言——   人是用一只眼睛看世界,另一只眼睛看自己。   美……,也有痛苦的职责,这些职责无疑创造了对心灵的最美好的表达方式。 第20章 夏加尔   姓名:夏加尔   出生地:白俄罗斯的维捷布斯克城   生卒年:1887-1985年   历史评价   夏加尔是20世纪以来最著名、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的推选品被全世界各大博物馆永久珍藏。   夏加尔1887年出生在白俄罗斯的维捷布斯克城,当时名叫莫伊什·沙加尔。维捷布斯克是在沙俄境内一个允许犹太人居住的西部地区,该城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远城镇。城内的居民们过着一种活跃的文化生活,拥有一所艺术学校,夏加尔在那里学习过。   1906年,夏加尔19岁的时候搬到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在那里,他的作品得到关注。1910年在一位资助人的支持下他去了巴黎。   巴黎以其全新的理念与景象为夏加尔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他把它称为第二个维捷布斯克,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接近法语发音的马克·夏加尔。在那个时候巴黎是艺术界的中心,尤其是艺术先锋派(又称作前卫派)活动的中心。这些艺术家们探求新方法,摆脱确立已久的旧传统之束缚,常常创作出令公众感到震惊的艺术作品。   夏加尔有一段时期居住在“蜂房”,这是一座圆形建筑,里面到处都是青年艺术家们的画室,他们在尝试运用诸如野兽派与立体主义之类的新艺术风格来进行创作。野兽派在构建一件画作的过程之中对强烈色彩进行令人感到震惊的运用,这一绘画手法是由亨利·马蒂斯所开创的;而立体主义则是一种使视觉形态支离破碎的绘画手法,是由巴勃罗·毕加索与乔治·勃拉克共同创立的。   相关链接   《我的故乡》   夏加尔成名作《我的故乡》,完全是画家的美妙梦幻。画中“我”与牛亲切地相对,背景是典型的欧洲农舍和教堂的尖顶,牛的脸却重叠着一个挤牛奶的妇女,像是牛在思考“为什么贡献奶的总是我们”;人与牛之间还有一个扛镰刀的农夫和一个倒置的村姑。《我的故乡》其实是夏加尔心灵的故乡。   夏加尔的作品独特,充满个性并得以在巴黎、德国、莫斯科展出。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夏加尔返回俄国,并于1915年7月与贝拉结婚。1917年俄国境内爆发了一场革命,控制该国的革命政府迫切希望利用艺术家们所掌握的技巧来宣传其信念,并帮助他们来教育俄罗斯人民。夏加尔被任命为维捷布斯克地区的艺术委员。   在30岁出头的那几年间,夏加尔在维捷布斯克艺术学校任教并且为犹太人剧院设计舞台背景。他还出版了一本简短的插图型自传《我的人生》(1931年),用一种诙谐的手法记录了自己作为一名艺术家的成长历程。但是,俄国政府很快就对夏加尔之类的先锋派。   艺术家们失去了同情心,因此,他与妻子以及年轻的女儿伊达再次搬到巴黎居住。刚开始的时候,时势非常艰难,但是夏加尔却能有工作可做,他忙于创作油画作品并为好几套图书创作了插图作品。他于1926年在纽约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在接下来的十年他的国际声誉与日俱增,他在欧洲各地进行游历并去过巴勒斯坦。   1939年,随着德国人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军队亦向西发动攻势,并于1940年攻到巴黎。纳粹计划消灭所有的犹太人,他们还把魔爪伸向当代艺术家们,对夏加尔来说继续留在法国境内并不安全,因此他接受邀请去了纽约。   在美国,夏加尔与其他流派的欧洲艺术家们一起举办画展,并且再次开始设计舞台背景。在这个时期,纽约取代了巴黎,成为艺术世界的中心。战争结束后,纽约、芝加哥、巴黎、伦敦与其他欧洲国家的首都都曾举办过夏加尔作品的大型展览。   ——传世佳言——   母亲对我的爱之伟大让我不得不用我的努力工作去验证这种爱是值得的。   1944年,夏加尔的妻子贝拉突然去世,这使得夏加尔非常消沉。1948年,他年届61岁的时候,回到了法国居住。当时他已经被认为是现代艺术运动中的顶尖人物,在尚在人世的艺术家们当中只有毕加索可以望其项背。从这一时期开始,他不断接到具有极其重大意义的绘画委托:为梅斯和兰斯两座大教堂以及位于耶路撒冷及纽约的公共建筑物绘制彩色玻璃窗。他还为巴黎歌剧院里的穹顶天花板创作了幅面巨大的彩绘设计方案。   在生命中的最后20年,夏加尔生活在位于法国南部的圣保罗·德旺斯,他于1985年在那里离开人世,享年97岁。 第21章 杜菲   姓名:杜菲   出生地:法国勒阿弗尔   生卒年:1888-1964年   历史评价   作为20世纪初叶现代绘画史开端的野兽主义成员之一的杜菲,是一位多元化创作的艺术家。   杜菲于1888年在法国西北部最大港勒阿弗尔市出生,在全家11个小孩之中排行第七。他的父亲在一家冶金工厂担任会计,并且是很有才华的业余音乐家。关于他早年的事迹,几乎没有图像数据流传下来,我们只知道他在勒阿弗尔市度过童年,在一家进口商行当过外务员,然后在“萨瓦号”跨大西洋渡轮上担任客运经理的秘书,随船在纽约——勒阿弗尔市之间往返。   但杜菲作为画家的艺术感性,却是在这期间陶冶养成的。   服完兵役后,杜菲于巴黎定居,结识了德汉、布拉克、毕加索和诗人艺评家亚波里内尔。他于1914年在蓓尔特魏伊尔艺廊展出的最初几幅水彩画,一方面使用了阴暗的褐色、蓝色、深红色,另一方面又掺杂了晕线技巧。   虽然这项首展后不久,杜菲就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之中,但他仍然随时伺机在笔记本上作画,主要画花、马、风景。尤其是战争结束后,他在法国东部孚日省阿裘河谷地区养病,更画了许多风景画。   相关链接   马蒂斯的影响   1905年,杜菲见到了马蒂斯的油画《奢华、宁静与快乐》,为之大受震动。他说:“在这幅画前,我懂得了全部绘画的道理,看到素描和色彩所反映出来的神奇想象力,印象派现实主义失去了对我的魅力。”于是,他不再崇拜印象主义,转而热衷于野兽派风格的绘画实验。他以明亮的色彩和装饰性的笔调,去画那些热闹的街道和舞会场面,成为野兽派画家中重要的一员。   杜菲曾和哥哥劳尔有过短暂的合作,为里昂著名的毕昂奇尼-费里耶丝织厂绘制花布。但杜菲最主要的合作对象是里摩日的哈维隆兄弟瓷器厂,他于1916年开始为该瓷器厂绘制装饰图案(以花卉和动物为主),这项合作关系持续了三十多年之久。1925年巴黎举办“现代装饰艺术及工业应用艺术国际大展”,杜菲以“法国古堡”餐具组的设计,荣获金牌奖。   1920年杜菲回到巴黎,在人文荟萃的蒙马尔特定居,与乔治·勃拉克成为邻居。乘着当时澎湃的艺术风潮,杜菲的作品终于得以公开展出,在巴黎和纽约陆续参加多项展览。在这段时期,杜菲充分显露了他在用色方面过人的天赋,他的画就像神奇的色块拼布,例如在1921年的《茶杯静物》中,巧妙地用白瓷杯作为唯一明亮的对比。   战后巴黎文艺界的两大盛事,也对杜菲的艺术生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借着为1920年公演的音乐剧《屋顶上的牛》制作布景的机会,他认识了当时最重要的音乐家(米劳、奥瑞克、沙提、普朗克、洪尼格尔)。1925年的《黑人秀》使他的画风增添了色彩与音乐的崭新结合,几幅不同凡响的巨作于此诞生。在音乐主题下,他画了许多个版本的钢琴家与乐团,由类似色彩衍生出无穷的变化:他把音乐家的头画得很像五线谱上音符的符首,风琴音管的排列则像音符的符身,竖琴也摇身一变成为休止符。在这个时期,他对弗拉铁里尼兄弟马戏团也非常着迷,画了许多马戏团和小丑的主题。在这些画里,他把色彩当作音乐和语言的功力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对光线的掌握也可谓炉火纯青。他特别偏好的白色几乎无所不在,而且通常用在小丑、马和特技表演者身上。1927年的《马戏团》就是登峰造极的代表作,红、蓝、黑、黄构成的强烈背景,衬托出对白色的动人礼赞。   接下来的几年,杜菲经常回故乡勒阿弗尔市长住。这段时期诞生的杰作如1929年的《勒阿弗尔市维德寇克堤》,将色彩的协调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在这段时期旅居的其他地方如母亲的故乡鸿弗勒港、利穆赞省,还有后来每年都和妻子前往定居一段时间的都兰省(罗亚尔河流域),都为他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产生的佳作包括一些森林、河谷的景致,以及狮子城堡的景观。   ——传世佳言——   在这幅画前,我懂得了全部绘画的道理,看到素描和色彩所反映出来的神奇想象力,印象派现实主义失去了对我的魅力。   杜菲晚年周游各国,此时他在画坛已占有一席之地,作品不仅经常在巴黎和纽约展出,也被美国最著名的芝加哥艺术学院和纽约现代美术馆收购典藏。在爱妻伊斯梅莉病逝后两个月,画家也于1964年5月12日在布塞伊村拉布瓦西耶乡辞世。   第22章 米罗   姓名:米罗   出生地:西班牙巴塞罗那   生卒年:1893-1983年   历史评价   米罗是20世纪绘画大师,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伟大天才之一。   米罗1893年生于西班牙。他的父亲是个金首饰艺人,接受祖业,开了一家首饰店。米罗的母亲出身于细木匠家庭。   或许是由于受父母两个家庭传统技能、工艺设计的影响,米罗自小就想成为一个艺术家。但他性格内向,腼腆寡言,他的父母并不以为他会有很大出息。在他14岁时,他们把他送进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学习。然而,少年米罗给学校教员的印象是“罕见的愚莽”。后来他从美术学校退学。出于对家庭的责任,米罗17岁时当上一名商业职员。   职员的职业让他抑郁不乐,加上工作劳累,第二年他患了重病。父亲把他送到蒙特洛伊镇附近的农村疗养,在这里,他可以俯瞰金色的海滩、粗旷的断岩、坚石叠成的农舍、环绕村落的橄榄树和葡萄园。这让米罗领略到荒凉山地的无穷魅力,感受到自然界花木迷人的韵味。   这一段的疗养生活,对米罗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一种先期的准备。   身体恢复后,米罗回到巴塞罗那,他的家人同意他进入一所美术学校学习。同期,米罗又选修桑特·鲁克艺术团体开设的课程。该团体早先成员“新艺术”建筑师安托尼·戈蒂在建筑上的杰出创造性,激发了年轻的学生米罗的热情,给予米罗很深远的影响。在这个艺术团体,米罗结识了两位年轻的艺术家乔恩·布拉兹和约瑟夫·劳伦斯·阿替格斯,他和他们终生保持往来。这个时候,米罗开始了绘画创作。   对于一个具有雄心大志的画家来说,巴塞罗那的天地太狭小了。经过艺术变革的巴黎,对米罗产生了强大的诱惑力。1919年他终于离开家乡,首次来到世界艺术之都巴黎。这个时期的巴黎艺术家荟萃,美术馆和博物馆珍品如云。但米罗是一个贫穷而并无盛名的青年画家,他的画在异国无法卖出,在巴黎他几乎天天挨饿。但首次的巴黎之行给他的最大收获是认识了许多艺术界朋友,特别是来自他祖国的画家毕加索。毕加索买下了他的一张自画像,这幅自画像一直被珍藏着。经过毕加索的介绍,米罗结识了云集在这里的许多艺术家。   1925年,米罗参加了在皮埃尔美术馆举行的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展览。从这之后,米罗的作品就被人们称为梦幻绘画。   1929年10月,米罗与比拉·詹科莎结婚。妻子出身于一个古老家族,米罗一生都忠实于她。婚后,他们回到巴黎,住进一个小公寓。当时正值经济萧条,艺术家也都十分拮据,米罗只有在没有画室的情况下作画。两年后,在画家38岁时,女儿多萝娜在巴塞罗那出世,这是他们唯一的孩子。   从1930年起,米罗的作品定期在纽约等城市展出,他作为超现实主义领袖人物,在美国有很大影响。在世界画坛上,他的名望仅次于毕加索。米罗的超常感受力使他能用象征手法传达信息,用极自然的艺术语言、超越时空的方式与观众交流。他形象地表达了人类最强烈的感情——热爱、仇恨、信任和恐惧。   相关链接   《静物和旧鞋》   《静物和旧鞋》的形象是明确的,有旧鞋、酒瓶、插进叉子的苹果,还有一端变成一个头盖骨的一条切开的面包。所有这一切都被安排在一个捉摸不定的空间里,色彩、黑色和凶险的形状令人厌恶。这件作品并不是特别的象征,而是反映了米罗对发生在他所热爱的西班牙事变的痛恨和厌恶之情。他是以物体、色彩和形状来声讨腐朽、灾难和死亡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米罗不能回到他的故土西班牙。他离开巴黎,在挪威附近的瓦兰吉维利一个诗意迷人的地方住了下来。那里的景色和自由飞翔的鸟儿感染了他,画家完成了《星座》组画。由于德军残酷轰炸,米罗又不得不带妻女乘火车逃难巴黎,而巴黎正面临着德军占领,画家只好逃回故乡。   二战终于结束,米罗结束了与世隔绝的日子,在1947年来到纽约。他在美国共呆了8个月,1948年从美国回到巴黎。回巴黎不久,人们为米罗举办了作品展览会,但他的作品卖出很少。一个画商买了米罗一批作品,其妻却懊悔痛哭,说:“谁会来买这玩意,我们要破产了。”她没有想到,几年之后米罗的作品价格扶摇直上,若干倍数地增长。   在他一生的创作题材中,夜空中的星星成了变幻无穷的永恒的符号,于是有人把他称为“星星王子”。   1983年12月25日,米罗因心脏病突发,永远告别了他深爱的妻子比拉和女儿多萝娜,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艺术大师,欧洲文化艺术界把1993年定为“米罗”年,举办了盛况空前的作品展览和艺术活动。如果大师地下有知,一定会得到莫大的安慰。   ——传世佳言——   我想谋杀绘画。 第23章 达利   姓名:达利   出生地:西班牙菲格拉斯   生卒年:1904——1989年   历史评价   达利是盘踞在超现实主义中心的一位恃才傲物的怪杰,其特异独行的艺术,为本世纪的画坛增添了许多灿烂光辉。   达利1904年5月11日出生于西班牙东北部赫罗纳市附近的菲格拉斯镇。达利的姐姐安娜·玛丽曾回忆说,“达利自幼机敏活泼,多愁善感,且很有主见,他出生才几个小时,就睁开两只大眼睛注视周围的景物”。达利自幼酷爱绘画,对山川、田园和都市风光有着浓厚兴趣,6岁时就在一个纸板上画出了名为《家乡风景》的第一件作品。   1914年,年仅10岁的达利进入菲格拉斯中学时,即表现出超凡的绘画才能。在校期间,他的绘画作品大都是以卡达盖斯的自然风光、当地农民和渔民的日常生活为主题的油画。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也受到了当时的印象派画家拉蒙·皮霍特的影响。达利17岁时进入马德里的圣·费尔南多美术学校求学,专修绘画和雕刻。1922年他来到巴黎,加入了超现实主义画家和作家行列。这期间他已在自己创作的《性感的幽灵》《悲伤的戏耍》和《持久回忆》等作品中,表现出超现实主义风格。   1929年,达利在法国结识了一位俄罗斯女青年,从此,两人形影不离,最后成了终身伴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达利在美国住过几年,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以现实主义题材居多。他除了绘画,还从事小说、电影、戏剧和芭蕾舞剧创作,其代表作《萨尔瓦多·达利的神秘生活》《温柔的自画像》《面包篮子》和《波尔托·伊卡尔圣母像》等备受赞誉,达利成了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之一。   1948年,达利回到欧洲,长期住在菲格拉斯。他在自己的“皮尔托·伊卡尔”工作室里进行创作。50至60年代,达利的很多作品以宗教、历史和科学为题材,均系大型画作。到了70年代,达利在他的家乡菲格拉斯建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达利剧院—博物馆”。这里陈列了达利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1983年,西班牙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400幅达利绘画原作精品展”,国王和王后出席了揭幕仪式。此外,达利还在巴黎的蓬皮杜中心举办过类似的大型画展。   相关链接   油画《记忆的永恒》   油画《记忆的永恒》创作于1931年,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由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   1982年6月10日,相伴50多年的妻子加拉病逝。这对达利是个极大的打击。他迁出了同加拉共同生活多年的“波尔托·伊卡尔”寓所,住进了位于菲格拉斯剧院—博物馆附近的普博尔古堡,并在此度过了晚年的时光。1984年3月27日,以“加拉—达利”命名的基金会正式成立,同时达利被授予“卡洛斯三世大十字勋章”,这是西班牙最高荣誉勋章,褒奖其一生对艺术的杰出贡献。   加拉—达利基金会的宗旨是保护文化遗产,并促进文化的不断发展。据估计,萨尔瓦多·达利的全部资产(包括绘画作品)超过万亿比塞塔(约合360亿美元)。1989年1月23日,达利因心脏病死于菲格拉斯的一家诊所,享年84岁。他的尸体涂以香料防腐,安葬于达利剧院—博物馆地下。该博物馆堪称全西班牙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仅在1998年就接待观众75万人次。观众可以在这座艺术殿堂里,身临其境地体验这位艺术天才的创作、思想和生活历程。   ——传世佳言——   因为我是天才,我没有死亡的权利,我将永远不会离开人间。   绘画是一种用手与颜色去捕捉幻想世界的摄影术。   我并没有疯狂,我是个超现实主义者。 第24章 怀斯   姓名:安德柳·怀斯   出生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生卒年:1917——   历史评价   安德柳·怀斯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与抽象表现派画家杰克生·帕洛克及雕刻家大卫·史密斯同为美国艺术界的代表人物,具有崇高的地位。   1917年7月,怀斯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福德村的一个艺术之家,父亲是一位很有名气的插图画家。怀斯的童年和青年时期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度过的,他是在人类历史中最残酷的时期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对于这一代人来说,未来是什么样子?答案令人感到恐惧和困惑。人类历史的这种较长时间的不稳定,反映在美学上,表现为观点的波动和意义的模糊不清。怀斯的作品正显示出一种对意义不清的黑暗生活的高度敏感。如在《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中,画家将视角安排在墓碑的位置,远远望去是克里斯蒂娜拖着残疾双腿的背影,似乎人类的祖先正在为子孙们严酷、惨淡的生活而叹息……   怀斯自幼便在父亲的指导下学画,20岁时在纽约举行首次个人画展,他画的风景水彩画很快销售一空,但他没有像大多数艺术家一样移居到大城市,而是一生住在故乡,从不去旅行。他的作品多取材于身边的景致和人物,有人讥讽他是“摩登的原始人”、“地方主义者”。他对此回答说:“我的作品是与我生活的土壤深深地结合在一起的,但是我并非自然地描写这些风景,而是透过它来表现我心灵深处的记忆和感情。”“我连身边的宝藏都还没有尽心探测,为什么不应该在一个地方常住呢?”   相关链接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克里斯蒂娜是怀斯的邻居,因小儿麻痹致残。画家听说她曾独自爬过一片原野,去看山坡下面的墓碑。这事给了画家强烈的冲击,后来怀斯便用特殊的透视角度创作了这幅作品:观众被安排在山坡下墓碑的角度向上望去,眼前是一片开阔的空间和布满了野草的缓缓斜坡,远方的地平线处有一座木板屋,那个残疾的少女克里斯蒂娜在斜坡脚下,正朝着木屋的方向艰难地爬行。   怀斯最善于观察身边的印迹,透过斑驳的木窗看到起伏的荒原,古老的房屋内投下长长阴影,皱纹爬过老人的脸颊……这些都深印在他的心里。他用细腻而极精炼概括的写实手法,描绘乡间的一草一木,描绘周围的邻居、朋友和亲人,讴歌人与大自然的交融。   怀斯早期的作品中还隐隐含着淡淡的忧伤和孤寂,这与他父亲意外的死亡有很大关系。他的慈父,同时也是他的“严师”、“好友”的纽·康·怀斯突然在车祸中丧生,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他在绘画中寄托了无限的哀思。他说:“由于父亲的死,我看风景就要承担一种特定含义——他的品质。”在《冬日》一画中,那个从山坡上奔来的少年就是怀斯自己,那在空中挥动的手臂,象征着他探索着的灵魂,山坡那边是他父亲死去的地方,画家把那片山坡喻为父亲的肖像。   怀斯经常被那些能够表现岁月流逝的东西所吸引,他喜欢用那些断墙、破糊墙纸、穿旧的衣服、倾斜的水桶、篮子、废弃的大车来暗示光阴易逝。这些静物都不漂亮,然而却真实自然、亲切淳朴、在平凡中令人惊奇、发人深思。他笔下的风景也很平常,却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他很少画春日和盛夏,而喜爱冬季和秋天的落叶。他的风景有着令人神往的力量,唤起人们对故乡的怀恋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这是因为画家在这片并不大的范围内用心灵和智慧“开垦了自己的宇宙”。许多人叹服怀斯高度的造型能力、逼真的写实技巧、浓郁的美国情调,但怀斯认为他的画里有另一种内核——一种可以称作“提炼出的抽象”。他通过自然的表面深入其中,并在作品中加进了自己的主观理想和愿望,成功地把客观现实和主观感受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深刻内涵的思考性艺术。   ——传世佳言——   我连身边的宝藏都还没有尽心探测,为什么不应该在一个地方常住呢?   耐人寻味的是,怀斯自30年代末便驰名美国和西方画坛,而当二战后在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步入全盛,各种绘画风格异彩纷呈时,怀斯写实性绘画的魅力却丝毫不减,至今仍保持着特殊的地位。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ookben.cn - 手机访问 m.bookben.cn---【gzbysh】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